“提升教育质量新十条”,鄂城区教育局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11-28 17:17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离不开一支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鄂城区从提升师资专业水平、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完善教学方法改革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升师资专业水平。我们从正师德、提师能、优师资入手,一是正师德。严把准入关,先后开展教职工准入查询2.1万人,组织开展违法犯罪、个人征信等查询1121人;开设师德讲堂、学习大讨论、师德实践活动等532场;每年评选推荐一批“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全区教师将“‘四有’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光而行。二是提师能。构建“初任教师、教育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专业成长阶梯,累计获评鄂州市名校长12人、鄂州市名师19人、鄂城名校长共6人、鄂城名师共20人。在育才中学、武昌学校建立教师师训中心,与中南民族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师训基地,推动教师每两年至少接受1次校外专业培训或交流学习。三是优师资。合理构建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持续推进城乡教师交流,2023年,交流335人,今年交流393人。稳步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工作,完善创新教师招聘办法,实行校招、专招、遴选,进一步优化教师不平衡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二、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建立科学教学评价机制,创新实行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评价管理制度,从教学成绩、教研成果、教学常规、公开课、集体备课、走访、考勤、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评定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评优表模、提拔任用等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激发了学校教师教学积极性,较好地树立以质量立足、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

三、完善教学方法改革。一是优化课程设置,促进素质教学。深入襄阳、黄冈等地学习交流,引进好的做法、先进理念,与上海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在6所学校建造“梦想教室”,搭建“梦想课堂”,让音体美劳和地方课程全面开课,在13所学校开展书法试点,引进书法教学app,规范学生写字。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教研力量。计划分学科学段配齐配足配强教研员,8月份评选出84名学科带头人,持续开展兼职教研员评选活动;三是发挥示范作用,引领专业发展。开展吕红芳名师工作室、王军名师工作室、书法种子老师等送课活动,党员示范课、领导展示课、骨干教师精品课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四是开展专题活动,促进素养提升。组织新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能力提升;组织“学习新课标、研究新中考”论文评选、教学设计评比、作业设计评比、课题研究等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综合水平,更好服务教学,培养更优学生。如:吴都中学王俊杰老师参加实验课比赛获得国级奖,明塘小学李玉妹老师获得省级一等奖。五是参与省市活动,积淀文化底蕴。3月份我区获批省级教学实验区,开展系列活动,增强综合管理能力;8月份开展全省书法教师学习交流活动,积淀我区书法文化底蕴,提升教师书写能力与水平;今年至今,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已达1.3万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