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区教育发展情况

11-28 17:1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鄂城区作为主城区所在地,是全市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24年,全区锚定“教育十条”,以“三新三强”打擂台、厚筑全市“压舱石”行动为引领,大力实施“强校、强质、强师”计划,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可感可及。

一是扩优提质初显成效。鄂城区委区政府坚持月调度制研究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鄂城区贯彻落实〈推进鄂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实施方案》《鄂城区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鄂城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2024—2027年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保障。全区先后整合小规模学校28所,关停小弱差幼儿园37所,积极调整优化城乡教育布局。落实资金6538万元,大力改善50所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积极谋划教联体优化设置,获评1个省级示范、7个市级示范,创新典型案例获评全区基层治理十佳。

二是思政铸魂落地生根。在全区英模、退役军人、“五老”等中选聘25人,成立思政课讲师库,结合高性宽先进事迹在全区义务开展大思政课宣讲,区委书记亲自带头主讲开学第一课,实现全区学校书记校长思政宣讲全覆盖。与中南民族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借助高校资源分期分批开展思政教师轮训。开展清明祭英烈、庆六一“童心向党”展演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入心入脑。市五中、明塘小学、官柳小学、育才中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1名学生获得宋庆龄奖学金、9名学生获评市级新时代好少年。

三是五育并举成果丰富。鄂城区入围全省10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之一,区教育局获评全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团体优胜单位。市一中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实验小学获评全国书香校园,武昌学校、官柳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育才中学和武昌学校获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实验小学、明塘小学、吴都小学获评全省书香校园,实验小学获评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区教育局、市二幼、明塘小学获评全市红旗示范党组织。市一中、五中、新民街小学、实验小学、武昌学校等学校运动健儿,在全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等多个赛事中夺得金牌等佳绩。2000余名师生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奖。

四是队伍建设效果显著。招聘教师457人,推动教师交流轮岗393人,骨干教师占比46%,其中安排城区学校127名向农村学校交流,有效优化了全区师资配置。引进鄂高等退休名师3人,组建“鄂城银龄名师工作室”,指导全区教学教研。与中南民大等高校共建师训基地,挂牌16个鄂州名师工作室。今年全区有35人获评全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50人获评市级学科带头人,75人获评市级骨干教师,22校获全市教育先进集体、15人获评鄂州好老师、85人获评全市模范教师、19人获评全市教育先进工作者。

五是安全保障坚强有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6校获得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市五中王玲老师入选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家,2校获省平安学校、2校获省法治建设示范校,8校10人获评全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着力推动一镇街一社区(村)一学校试点建设,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年未发生一起校园重大事故。实现平安中高考,“教育入学”高效办成一件事纳入省级试点、市级创新事项。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连续3年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获评优异指标。

下一步,鄂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省、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关部署要求,持续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缩小教育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快教联体融合改革步伐,推动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根据“双集中”新型城镇化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积极实施“名校”品牌塑造工程,通过“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优化组建19个城乡融合型教联体,共享优质资源带动全区学校整体提质发展。年底前实现80%以上教联体融合一体化改革。

二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鄂城强师提能计划。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大力开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活动,持续推进队伍作风建设。健全完善“五培”教师培训体系,用好高校优质资源,发挥好区级教师培训中心作用,确保教师每两年至少接受1次校外专业培训或交流学习;持续实施“三名”培育工程、青蓝工程,办好校长论坛,发挥好名师名校长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是激发“区管校聘”改革动力,推动优秀师资向农村流动。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推动人岗相适、师资优化配置。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按城乡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30%。健全完善教师交流保障机制,优化教师绩效考评,探索建立待岗退出机制,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打造数字化转型智慧引擎,推动优质资源零距离共享。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底前实现教育城域网建设,按1:1标准配齐教师机。积极谋划推进初中学校英语听说考场、5所数字校园试点校和230套智慧黑板设备购置、9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项目建设。引导用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智慧课堂、双师课堂、智慧作业、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广泛应用,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五是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接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优质资源,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建设。深化体教融合,落实美育浸润计划,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五育并举,健全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是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同向奔赴教育新生态。积极引导部门、社区(村)、学校以及群众广泛参与,在建好一镇街一社区(村)一学校试点基础上全覆盖建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大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鄂城生动实践。常态化开展家访,定期开展家校共育论坛,办好家长学校,搭建家校社共生共进平台,积极推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同向发力,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鄂城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论述为遵循,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教育服务、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好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也请广大市民朋友家长对教育多一分支持和理解,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多给学生一些成长空间和期待,共同建好我们期盼的教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