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逾八旬的台胞回鄂州探亲,四处打听八卦石、方井头怎么走?无人知晓。
一位从涂家垴镇进城看望孙儿的老太逢人便问文祥路、新康花园在什么地方?答者摇头。
当有人询问飞鹅社区旁的世家巷在哪里时,家住此地多年的我也一脸茫然,无言以对。
更令人尴尬的是,几个外地游客在江边游览时,竟非常诧异地向我发问:“你们鄂州这么美的景点,怎么也叫‘滨江公园’?”言下之意同叫“滨江公园”者过多,这里难道就没有以地方特色为一个公园命名吗?
问路或者为别人指路、带路,相信每个人都有亲身经历。不同的是,这种经历和感受因人而异:台胞问路,问的是往昔耳熟能详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乡恋乡愁;老太问路,问的是瞬息万变的当下现实,展示的是新风新貌;世家巷的问路者,问的是城市细节与盲点;而外地游客的诧异发问,却道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地名的设置变更,要留住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要重点清理整治剔除一些不伦不类的“大、洋、怪、重”地名。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既有文化根基、历史传承,又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会公共信息。
鄂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资源。像“西街岭”“太平桥”“大西门”“县门口”和“濠口”等老地名,“芦洲渡”“岳雨泉”“黄莺嘴”“梧桐山”等老景观,都是极具价值,值得传承的文化遗产。
西山大门至古灵泉寺的道路,能否将现名“公园路”变更为“寻梅路”,以延续苏东坡“步上西山寻野梅”的文脉?
市博物馆至西山脚下新辟的景区,能否命名为“寒溪公园”,以纪念慧远、陶侃的功德?
沿江风光带的“蟠龙矶”与凤凰广场的“凤凰台”南北呼应、相互支撑,是吴王孙权因“龙蟠凤集、以武而昌”的吉兆而定都鄂州的依据,能否将“滨江公园”的现名变更为“龙蟠公园”,以彰显吴都古城的千年风采?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历史标志和时代华表,凝聚着民众的款款深情与生活出行中所产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做好地名的设置变更和规范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鄂州日报通讯员王义文 责任编辑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