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近期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内河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显示,鄂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2176万吨,位居全省第五,挺进中部五省内河港口前20强。
近三年来,鄂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攀升,港口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核心在“势”。在这里,“势”既是优势,也是趋势,更是势能。
先说优势。从资源禀赋看,鄂州地处长江中游,坐拥77.6公里长江岸线,境内还有常年水深6米以上、可停靠万吨级船舶的深水良港,先天优势明显。从运输特点看,长江等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安全性高的比较优势。尤其在矿石、粮油等大宗物资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再说趋势。有研究表明,水运运输周转量能耗只相当于公路运输的1/14,污染物排放量仅是其1/14.8。在绿色发展尤其是“双碳”背景下,水运低碳、环保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势必会成为被倡导的运输方式。去年公布的《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升水运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中的占比。
最后是势能。港口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城市。全球50%的财富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90%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港口进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港口成为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心脏”。结合鄂州实际,花湖机场开航在即,“空港+水港”双口岸的发展格局近在咫尺。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完善以花湖机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地上一张网”。编织这张网,离不开港口建设、航运发展的支撑。
论增速,鄂州港一骑绝尘。尽管吞吐量增长迅速,但论体量,与武汉港、宜昌港等跨过亿吨吞吐量的港口相比,鄂州港仍有不小差距,发展空间巨大。所以,我们要抢抓当前难得的多重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和航运发展,尽快搭建起“多式联运、双港联动、通达世界”的架构,将鄂州打造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
记者:黄朝晖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