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春耕忙。抢农时、忙农事,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期,我市各区进一步压紧压实“米袋子”主体责任,出台过硬政策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进2022年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无人机飞防、全程机械化播种、无土栽培墙、物联网控制管道……智慧农业节能高效,田间地头处处透着浓浓的“科技范儿”,亩产提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近年来,鄂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出一系列保供稳产的“组合拳”,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丘陵岗地,发展杂粮等旱粮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全市“米袋子”充足、“菜篮子”市场供应品质提升。
深耕细作,力抓精品,亩产10万元以上的“小而精”农业让鄂州农户尝到甜头。市场决定产品出路,品质决定市场大小,“思想破冰”引领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走出新路,市果蔬产业联盟携手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技术团队,引进前沿生物技术和科研成果,创建“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标要把全市果蔬产业做精、做优、做强。
同时,为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米”,鄂州成立“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从4个层次建好流通体系:打造葛店万吨冷库等32家冷链仓储,提升农产品储运能力;建好“绿色通道”,打通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对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价格和供应监测能力;打造180家社区蔬菜经营门店,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
去年,我市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100%、武昌鱼入选省级重点产业链、梁子湖区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华容区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不少新成效。
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保供稳价等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三农”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传统农业仍占据主要地位;农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不强;资源要素供给能力不强,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极为欠缺等突出问题,仍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记者:曹彦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