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区古楼街南端约100米的地方,有一处千百年来被老百姓称为“四眼井”的人文景观(见下图)。如今旧貌新颜、古风犹存的四眼井社区,其名称也由此而来。
围绕“四眼井”的来龙去脉,鄂城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
相传“八仙过海”之一的铁拐李在得道成仙之前,曾因贫病交加而流落武昌(今鄂州),倒卧于古楼街头。眼见此情此景,古楼街的左邻右舍及各家商铺纷纷伸出援手扶危济困。经过几天医治与调理,病愈后的铁拐李临行前眼含热泪,抱拳告辞:“各位好心人的大恩大德,我铭记在心,永世不忘,日后定当涌泉相报。”后来,云游四海、得道成仙的铁拐李终于机缘巧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诺言。
那是在王母娘娘一年一度的蟠桃大会上,各路神仙齐聚一堂,开怀畅饮并各显其能。铁拐李虽有残疾但不甘示弱,他出场后在御花园的独木桥上使尽力气和技巧,展示了一套“金鸡独立”的铁拐神功,赢得满堂喝彩。王母娘娘见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中十分高兴并喜形于色,当场破例赏赐了4桶瑶池里的琼浆玉液给他作为奖赏。不过,这份赏赐中也暗藏玄机,意味深长:第一,4只装满琼浆玉液的木桶都是特制的圆形尖底,只能捆在铁拐上肩扛背驮。第二,一路之上只能前行,不准半途停歇,否则就会落地生根让利于人。
铁拐李深知这份来之不易的奖赏能够强身健体、消灾免祸,还能治病救人、延年益寿。因此在倍加珍爱的同时,也庆幸自己的成功。他兴高采烈领赏谢恩以后,便肩扛琼浆玉液,脚踏祥云,两腋生风,回转仙府。
回程中途经武昌(今鄂州)上空时,耳畔突然传来惊恐的求救声。他拨开云层一看,原来是古楼街一带的民房失火,人们正在东奔西跑,急于寻找灭火的水源。在这救火如救命的关键时刻,铁拐李觉得感恩报德的机会来了,哪里还考虑个人得失。于是,他选在古楼街与小南门交汇处离失火民房最近的地方,降落云头,迅速解开肩头铁拐上的4桶琼浆玉液,毫不犹豫往地上一放,口中念道:“点滴之恩,涌泉相报,此刻不报,更待何时!”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巨响,4桶琼浆玉液立即落地生根,顿时化为4眼清泉,不仅顷刻间浇灭了大火,而且还为百姓解决了饮用及生活用水的难题。
望着祥云上铁拐李悄然离去的身影,百姓们跪地磕拜,感激涕零。后来,受益匪浅的民众自发在四眼井外设置了铁链围栏,还修了一座八角亭,以纪念铁拐李的功德。现在,八角亭虽毁,但四眼井和铁链围栏仍在诉说着这则感恩报德、泽惠大众的动人故事。
由于四眼井的甘泉源自王母娘娘瑶池里的琼浆玉液,所以临近的酒坊用此井之水酿制的“武昌酒”就格外香醇,名扬四海。据说,四眼井的水还具有调肠胃和补肾亏、壮筋骨的功效。
作者:王义文
责任编辑: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