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台读山水有感
□黄君瑞(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洋澜湖畔,柳帘扶疏,亭台水榭歇白鹤,琉璃镜上荡碧波。
恰逢过市府楼,初登凤凰台,台阶中央石板上刻录着鄂州重要的历史节点,拾步而上,两层磅礴大气的高台中央,三只尾翎交缠的铜筑凤凰亭亭而立,引颈合鸣,似在翩然起舞,又似展翅欲飞。远看秀美端庄,近看更是恢宏大气。极目四望,南浦远望澄明如巨镜,被隐隐约约的葱绿丘岗拥着嵌在其中。湖畔轻风拂柳,林间百蝉齐奏,花海中蜂蝶共舞,凤凰台上则清风和煦。
日暮再登凤凰台眺望,云霞灿烂倾泻而下,湖面余晖闪烁,坐看万家灯火逐渐亮起,静静感受着繁华而喧闹的城区逐渐归于宁静。湖心奁月,楼头临风风自凉,台上凤凰昂首展翅,在灯光下展现了它飘然超脱充满仙气的另一面,如入幻境。凭栏静听,耳边自觉凤声悠悠,又似弄玉笛吹紫箫。抚今追昔,感慨万端,繁华落尽,凤送昔人去不返,空台不见当年豪杰英雄士,旷野尤可闻金戈铁骑之回响、古来歌舞地之余音,顿感苍凉悲壮。眺望南浦,古铜镜之乡、百湖之市盛名还在,期待未来依托科学的规划,恢复自然生态,挖掘千年古城的人文历史,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迎来更多游客。
读书堂
游观音阁
□周思琦(文华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谈起鄂州,不必说那钟灵毓秀、宁静秀美的西山;也不必说那皎若明珠、熠熠生辉的洋澜湖;单是这江上的观音阁,便别有一番韵味。近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择一良辰前往观音阁游赏,观感颇多。
驻足江边,向观音阁远眺,江间浪花翻涌,随着今夏的雨势见涨,江水又向岸边大幅推进,而江心,则见一礁石屹立,其势状若盘龙,栩栩如生,由此得名为“龙蟠矶”。而观音阁则建于这龙蟠矶上,凌空虚悬。阁身飞檐翘壁,上层是青砖,而下层则是红石,二者结合,也为这雾茫茫的江面增了抹亮色。我也曾想过观音阁远观便如此恢弘大气,不知进去观赏该是怎样的风景,只可惜观音阁正在修缮,我也只能从网上查阅的资料细细品味其内里。得知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道劲的大字,正门石碑上则刻了“龙蟠晓渡”四字。阁内还有些建筑,分别为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即便未亲历其中,但从这些描述中,我也可以想象出,观音阁在这永不停息的涛涛江水中,依然屹立于江心,不问尘事,处之淡然,正如清人官文的那一句“中流砥柱有蟠龙”。
听闻观音阁有一传说,古时观音阁可以随着水位的高低而涨落,石上有两个凹口,一个出盐,一个出油,但阁中一名贪心的道人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油盐,偷偷把凹口给凿大了,从此之后,观音阁不再随着潮涨潮落了,这也是由于贪而落得的下场。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不由得想,如果观音阁真的可以因江水起伏而涨涨落落,该是怎样一番奇妙的景象。
尽管无福一览阁内风景,然而,滨江之畔依长堤而建的观音阁公园依旧让我不虚此行,拾级而上,园内立一大石,上笔走龙蛇七个大字:万里长江第一阁,令人不由惊叹,果真是不负其名,名扬万里。
“掬水月在手,弄花满香衣。”《春山夜月》如是说。山河浩荡,亭阁静默,晚风的呼息间我将物我皆忘,细细品味这静里乾坤。举头望月升中天,我也要踏上回家的路程。遥想起观音阁屹立于江中几百年,又看过了多少滚滚红尘呢,但它依然停留在这里,经过岁月的洗礼也不曾变动半分,惟愿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它依然可以屹立在这里,同我们,同鄂州,去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西山有风骨
□薛柏杨(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西山,古称樊山,一脉九曲,位于吴王古都之西,故名西山。在它的东边是一片闹市,向北望去,是一条大江,千万年来静静注视着两岸发生的盛衰兴亡。
但有一个年份是独特的,公元229年,孙权在西山高峰处,筑坛告天,即帝位。
相传孙权在战争期间曾在西山避暑读书,三国那个年代,各路英雄并出,意在乱世中为黎民百姓谋取一方乐土,为自己的少年理想谋一个归处。世人都道横槊赋诗的曹操身上最有英雄气,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吴王孙权也同样具有风骨,在西山上的吴王读书堂便是最好的证明。
过了吴王避暑宫的牌坊,再继续往前走,还可见武昌楼与九曲亭。山路并不难走,而周围的树影又太过于幽暗,走在路上,不自觉总有历史的画卷在眼前闪过:吴王在汉末的群雄割据中与父兄打下江东基业,18岁成为一方诸侯掌事,与刘备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成功袭取荆州。有勇有谋,在历史潮流中丝毫不惧,连曹操都来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肆意进取,这就是建安风骨,这才是生命本该有的样子。
三国时的英雄不是只懂得战争,战争只是他们进取的手段。吴王于乱世中寻一个安静的草堂,不需要太华丽,便可让墨水的香气冲散奔波征伐的血腥与尘土。孙权无疑也是具有文人气的。建安的英雄们在《诗经》中找到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在《楚辞》中与理想主义遥遥相合,催生出伟大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是气势,是进取的精神,更是有志之士的理想抱负,被千百年来的文人所敬仰。唐初写“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面对柔靡的文风,叹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连鲁迅也敬仰当时的跌宕慷慨之气,写过研究文章《魏晋风骨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吴王在他的时代是一个帝王,更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文人。吴王的书法灵动遒劲,有帝王的力量和文人的飘逸。
西山的王气是带有书香的。这里没有北京森然的皇家大殿,没有西安苍然的古城宫墙,只是在密林修竹中隐隐回响着空灵的编钟声。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滚滚长江水带走了千年的岁月,却带不走那留存在西山的英雄魂。
深夜,点一盏豆灯,吴王在案前想些什么?而现在的我们,是否还能继续前辈的风骨,于荆楚大地上实现自己的抱负?
探西山古灵泉寺
□盛江南(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硕士)
“四围山拱翠,脉脉出灵泉”。东晋太元四年,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挂锡于西山寒溪寺,夜深忽遇寺内文殊师利菩萨托梦,依其所言,西山乃“当世乐土”“清凉福地”,慧远领悟菩萨深意,遂立灵泉寺于西山,供奉文殊,讲经说法。悠悠千载,几度兴废,灵泉寺仍岿然于西山之上,庇佑一方。
因暑期实践之故,尝有幸登临西山,一睹三楚胜境。漫步西山幽径,清风徐徐,泉山幽胜,林深僻静处,山泉淙淙而下,流至山下聚而成潭,潭水碧绿,清可见底。初入古寺,见山门巍峨,明柱素洁,青砖铺地亦层层有致;又听钟鸣磬响,梵音袅袅,一吟一咏而气韵不失。拾级而上,方窥得全貌,寺内楼阁皆砖木所成,以莲花斗拱作骨,红椽碧瓦为穹,远远视之,楼宇间斗拱交错,檐牙高啄,辅以四围参天古柏,实属人间胜景。殿中佛像,无不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若双手合十盘膝而坐,供奉二三香火,便可感念文殊菩萨之恩泽,进而抛去杂念,尽情陶醉于唐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奇境。
出山门行数十步,便是西山四大名泉之一的“菩萨泉”。《东坡居士集》中写到,此泉“原出西山石窦中,色白而味甘,所出石如人垂手”,是初祖慧远建寺时供奉文殊像之处,以此感应成今石上之灵泉,时有诗记曰:“法身随处涌金莲,此地因名菩萨泉”。泉口上方以石镶嵌,中间凿成圆孔。若立于井口俯视,可见井内的一泓碧水,明澈如镜,终年不涸不溢。井上修筑一座宋式小亭,四根竹节状石柱顶立,小巧别致。井泉之侧立一石碑,上书“菩萨泉”三个大字,镌有记文。
灵泉寺之于慧远,有如慧远之于中国佛学史。慧远是汉传佛教净土宗初祖,对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作用不言而喻,而灵泉寺是慧远和尚受文殊菩萨开光点化之地,即是汉传佛教净土宗千年布道的起点。慧远俗姓贾,山西原平县人,自幼聪慧好学,尝博读《老》《庄》,攻四书六经,少游学许昌、洛阳,对儒道领悟甚深。时东晋佞臣当道、战祸频频,目睹乱世流民失所,百姓易子而食的慧远悟彻“儒道九流,皆稗糠耳”,遂落发为僧,遁入空门。慧远开始布道讲经的第一站就在灵泉寺,在西山的几年间,他醉心于皈依净土、精进办道、翻经译典。斗转星移,寒暑更替,灵泉寺历经“六毁七建”,佛教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飘摇浮沉,可净土宗一脉却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自明清后,净土宗更是成为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绘卷上,西山灵泉寺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灵泉寺之于苏轼,有如苏轼之于中国文学史。乌台诗案,苏轼几经生死,贬谪黄州,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在“风止日出,江水伏息”之时,苏轼常驾一叶扁舟渡江,竹杖芒鞋,轻装简从,独行西山寻访这座千年古刹。在灵泉寺晨钟暮鼓、烛照香熏的岁月里,他与江山风月为伴,和朝露暮云同游。官场恩怨、宦海浮沉都已是过眼云烟,俯仰之间,他从昔日锋芒毕露的苏轼涅槃重生为旷世练达的东坡。余秋雨先生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重新定义了黄州的风物,更是毫不吝啬地给西山的每一处景致都赋予了诗意。“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苏轼将其狂傲恣肆的泼墨送给了赤壁,却把清净细腻的禅意留给了西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爱西山更甚于赤壁。回想东坡先生一生,遍历失意,却怡然失意;勘破红尘,又不舍红尘,“出世”与“入世”,“江湖”和“庙堂”,这个千百年来文人士大夫终其一生探索的命题,苏轼在西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日落于西山,与红尘为邻的古灵泉寺结束了它寻常的一天,历经了近1700年的风雨沧桑,古灵泉寺仍然在默默佑护着这方土地。
洋澜湖畔听荷语
□邓春慧(武汉大学经济史硕士)
初到鄂州,某日偶然于报上见到一篇关于洋澜湖的专题报道,对湖景心生向往,便立即择了一个周末,去感受行吟湖畔的美好。
初入洋澜湖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荷花,近岸处开得极为热闹,有些荷花甚至触手可及,令人望之,不禁心生欢喜。
我想起家乡似乎也有很多这样的荷花,小时候常与伙伴在池塘边嬉笑玩耍,对着池中的莲蓬垂涎欲滴,总想摘些来一饱口福,而那些离岸边最近的莲蓬往往成为我们的目标,刚刚成熟便尽被摘取。池塘的主人一般对我们这些顽童也不苛责,有时还会划着小舟去池塘中央摘些大的来送于我们,那时小小的莲蓬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如今在城市里念书久了,很少见到这样大片的荷塘,即使偶尔回乡,也多半不是莲蓬上市的季节,所以竟多年未尝到幼时那样鲜甜的莲子了。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恐怕更难体会到夏日采莲这种简单的快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耳畔突然回响起这首朗朗上口的乐府诗,想不到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竟是在这刚来不久的城市,大概是因这片土地与家乡非常相近的缘故吧。
沿着湖畔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欣赏岸边的垂柳和湖中的荷花,二者相映成趣,将湖景装点得十分宜人。
昨日刚下过一场雨,因而清晨湖边小草上的露珠还未干,一颗颗晶莹剔透地散落在湖岸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而湖中荷叶上也盛着雨水,在荷叶的映衬下,雨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或汇聚一片压得荷叶摇摇晃晃,或凝结成几颗水珠铺在平整的荷叶上,或汇成一线忽然倾落。小小的雨水在荷叶上忽然像有了生命,尽情展现着清澈灵动的美,姿态万千,让人看了心情十分舒畅。
太阳渐渐出来了,初出的阳光将荷叶上的雨水渐渐晒干,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这时恰巧有一阵风吹来,荷叶迎着晨风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此情此景,简直与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若合一契。在我眼里,雨后的荷叶总是有一种别样的魅力,雨水与荷叶一起为夏日增添了不少风趣。
荷花之美,在于其濯清涟而不妖,即使烈日当头,也并不影响它热情展现自己的美丽。我这次来洋澜湖的时机甚好,此时正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节,再加上昨晚下的那场雨,使得荷花在雨后散发出沁人的芬芳,清风拂面,花香飘散,令人为之沉醉。
公园入口处的荷花开得倒并不繁盛,大多是一大片荷叶中开着三五朵花,花形各异。有的花态规整,花瓣平展如碟;有的则花瓣稍稍合抱,其形似碗;还有一些花有的花瓣向上,有的花瓣下垂,形状飘逸潇洒,呈飞舞之姿,若凌波仙子。当然,也有几朵被雨打落的残荷,花瓣零落在水面上,让人忍不住怜惜。此处的莲花多为红色,颜色鲜丽却并不俗艳,花瓣下端近乎白色,往上则渐染一点粉红,愈往上则红色渐浓,直至顶端颜色最盛,由里而外约有三四层,中间托着嫩黄的花蕊和小小的莲蓬,层次鲜明,甚是可爱。
再往前走,则荷花渐多,还有几处开着许多白莲,冰清玉洁,不事雕饰,风姿清丽卓绝,不愧为清水芙蓉。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超脱圣洁。今天我看这白莲,心中郁气即荡涤一空。我想,人如果能有莲的心境,大概会少很多焦灼烦恼吧。
在这个还算陌生的地方,我突然觉得自己与这里的一朵荷花有了联系,就像洛夫的诗中写的那样:“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想到这里,我不仅笑自己有些痴了,但内心却还是涌起一阵抑制不住的欢喜。人生在世,或许会见着很多风景,但并非看见了就会记住,记住了也不一定懂得欣赏。君不见有多少人步履匆匆,不远万里去觅山川胜景,忙着用手中的相机迅速拍下那些雄奇瑰丽的景色,然后马上在朋友圈中发图“打卡”,但又有多少人能偶尔停下脚步,注意到自家门前的池塘春草和一朵小小的莲花呢?周敦颐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我于今日才深有同感,若非这偶然的一瞥,或许就此擦肩而过,如此看来,不知以前又错过了多少风景。
洋澜湖古称南浦,南朝江淹曾在《别赋》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有记载称江淹赋中所称“南浦”即为此处。我站在今日的洋澜湖畔,读着古人的诗赋,遥想千百年来曾经在这里上演的离别,心中有些许怅然。或许,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南浦”,历朝历代的游子都在那里告别亲友,扬帆远航,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在往后的人生里,他们可能会无数次地想起家乡的“南浦”,在某个春日或者夏日的清晨,他们在此挥别了家人朋友,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而那些过往岁月,从此只能封存在记忆里,不时拿出来凭吊怀念。记忆里的春草荷花始终鲜活如初,那些岁月却再也不能回去。
想到此处,我突然有点想家了,不知家乡的小池塘边是否也如这般烟柳如画,碧荷接天?
古镜杂想
□程鹃(武汉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多年,因得求学之幸,我第一次来到这楚蕴深厚的千湖之省长住,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初来乍到有点不适应。但我是幸运的,今年的湖北仿佛对外来的客人格外宽容,夏至已过,听说往年这时,外出早已大汗淋漓了,如今却清爽舒适。好像年轻的小伙长大成年,少了几分莽撞急躁,多了些宽怀安逸,但一如既往地热情好客。
初来的人是要到处多走走的,华夏儿女,除了遍览山河饱饱眼福,也要寻访古地,接受中华文明的洗礼。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鄂州是个成功的选择,鄂地有人类繁衍生息可追溯到2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夏商亦有遗址,自西周以来一直是政治和经济重地,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此建都,“吴王古都”之称使鄂州更显历史厚重。文明从不是空口白话,因此传世的文物必然要亲眼看看,经人推荐,鄂州博物馆成了我寻访的首站地,如今执笔落字,回想起来确是一场奇妙之旅。
鄂州有“古铜镜之乡”的美称,从先秦的山字纹镜、素镜、四叶镜,到秦汉的昭明镜、四乳八禽镜、兽首镜,到三国的鎏金画纹带神兽镜,再到唐宋的瑞鸟衔绶镜、瑞兽葡萄镜,鄂州博物馆收藏了从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铜镜五百余面,居全国各地馆藏之首,其数量之庞大,样式之繁多,镜刻之秀美,述说着世代人们对美的追求,让人叹为观止。漫步镜林,依稀可以想象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俗,晨起着衣梳妆,午后整理鬓发,晚来对镜沉思,一面青铜照出了人生百态,流淌至今,依旧是生活最真的样子。古人制镜的工艺也让人惊叹,从磨土配料、夯填制范,到阴干焙烧、熔炼浇筑,再到刻画加工,研磨抛光,每一步都细致入微,急不得也错不得,做人做事不也是如此,急功近利是得不到好物件的。
青铜之为镜,人世亦为镜,镜中他人事,镜外后人知。百般之镜,不仅反射人的面容相貌,也映照出时代的品格风貌。与此相关的记载可溯至《诗经·大雅》中“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史为鉴的例子,后有《大戴礼记·保傅》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太宗名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传世经久依然被奉为至理名言。到而今的中国,依旧未忘先贤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始终凝练着“以民为镜”“以史为鉴”的精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史记·殷本纪》“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强调党的各项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党员干部要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把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只有多照照群众这面镜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树立历史眼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向人民学习,听人民呼声,为人民服务。
宋代薛季宜有诗云“人间万事尽浮埃,顾影穷途莫倦陪,吴王百世不复在,只有九仞郊天台”,言人事易尽古迹仍存。历史被风霜斑驳,昔日的铜镜已无法再照出人像,但古物长存,时刻告诫人们心中当有一面剔透的明镜,以致身处浊流而不染,坚定方向而不乱。现今世相纷杂,闭目自顾的人难免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只有以民为镜、以史为镜、以法为镜,方能立身处世、清朗明白。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期,我辈青年作为国之重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何尝不是一面明镜,照吾辈前行?
悠悠华夏,祚传千载,巍巍炎黄,泽遗百代。如今吴王古都尚在,千年铜镜仍存,不得不说是后来者的福气。诗人曾言,“过去的时间我遍寻生命的真谛,不曾想它就刚好在这里。”有机会到鄂州,请你一定去“照照镜子”,亲自去聆听每一面镜子的故事。
繁荣锦绣西山景气壮西山武昌
□张胜文(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
最早了解武昌楼,是因为看了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别有风光》散文集,里面收录了王先生撰写的《武昌楼记》,其关于武昌楼的描写,大气磅礴,气壮西山,令人对此地此楼此景生出无限向往之情。文因楼而生,楼因文而名,相得益彰。如今有幸能在鄂州实习,于是跟随众人一起去西山风景区,一睹武昌楼的风采。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湖北鄂州之西,故名西山,其历史大有来头。鄂州,是三国时期的吴王古都,现在的西山风景区也叫吴王避暑宫,是吴王孙权在西山避暑读书的行宫。“岂是英雄真避暑,遥看赤壁好鏖兵”则道出了避暑之外三国纷争的运筹玄机,更添一丝历史的韵味。
西山风景一绝,集雄险秀幽奇旷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江南名山;西山人文荟萃,吴王孙权治国、晋代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掩没其中。昔有楚门东户之誉、古都明珠之称。看到古今对西山的美誉,大家对此次西山之行又多了几分期待。
进入西山风景区内,我能明显感觉清凉了些许,夏日炎炎仿佛在走进风景区时被隔离开来,留下来是夏日蝉鸣,是小道林荫,是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自然中,去感受这不可多得的惬意。西山不愧被称为武昌城中的“清凉福地”。避暑山庄,名副其实。登山的小道,不宽,可以行车,路两边是原始的林木,道路非常整洁,甚至很少看到树叶堆积。小道蜿蜒曲折,一直向上延伸,一起延伸的还有一行人的欢声笑语。
花了没多长时间,我们经过秀园、松风阁等一系列古迹,来到了吴王避暑宫。在20世纪末,吴王避暑宫建筑群迁址椅子山山顶重建,包括有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的避暑宫、读书堂、议政殿、武昌楼等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
早在非常远的地方就能看见武昌楼的塔峰,等走到她的跟前,真的能够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感觉。武昌楼矗立在椅子山的顶峰上,我们从山脚到武昌楼底部还需要攀登一段长长的石阶。楼高五层,气势恢宏,摩云映日,远观像一座挺秀的宝塔,近看则似一座威严的宫殿。顶楼横额上的飘逸遒劲“武昌楼”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的手迹,楼上还有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撰写的《武昌楼记》。在一楼和三楼都挂着一个牌匾,分别写着,“目穷吴楚”“气壮西山”。这两个词与我登楼望远的心境不谋而合,当你站在武昌楼楼顶,能俯瞰整个鄂州城区,极目远眺,也能将长江对岸的黄冈尽收眼底,一股豪迈磅礴之气从我的心底升腾。登其顶,倚回廊,迎面风猎,无论是苏轼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还是辛弃疾的“登楼便欲凌云去”,都让我感同身受,如穿越时空一般。这时,我都不知是感叹古人精妙绝伦的诗句,还是该赞叹武昌楼这巧夺天工的奇地。此地能激发我心中之情,此诗能抒发我心中所想,看来是缺一不可了。
观西山景,登武昌楼,让我们不禁感慨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慷慨无私,赐予了鄂州这么一块世外桃源、洞天福地;也惊叹于鄂州人的智慧与坚毅,将西山之景用双手重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有了古迹可以凭吊,有了历史可以缅怀,也有了美好的未来可以展望。
我想鄂州人是不会忘记祖先的光荣与精神,不会忘记他们北临长江西接武汉的重要地理位置,也不会忘记历史上的豪杰雅士留下的珍贵印记,他们会继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鄂州也会因此而更加繁荣锦绣。
古来春秋余千载但留风骨在人间
□何屹然(武汉大学传播学硕士)
来鄂州实习已一周多,囿于工作及琐事,竟未能好好感受这座城市。周末偷得半日空闲,又闻鄂州东吴古都之名已久,历朝历代皆有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故一时兴致盎然,决定亲身感受一番鄂州的人文历史。
从住处顺着江碧路一路往北骑行,三四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宽阔的长江横亘眼前。江对岸是黄州,即苏轼被贬谪之处,这边则是鄂州的滨江公园,公园里不少经过还原的古建筑,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经还原的怡亭就坐落于此,亭中保存着怡亭铭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即刻在石上的铭文,该文物旧称观音崖,俗称猴子石。据传此地为东吴孙权犒赏水军将士的“散花滩”,南面为西山悬崖,因其“奇”而让前来怀古游玩的唐代名人李阳冰、李莒、裴鷗裴虬兄弟留下了珍贵铭刻。今怡亭已不复存在,而石刻却历经沧桑后留存了下来。
怡亭铭由序、名、款三部分组成,全文为:“怡亭,裴鷗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李阳冰篆):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李莒书)。”此篆此书价值颇高,宋黄庭坚评之“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欧阳修《集古录》也将其收录至文摘之中。明清更是不少文人雅士竞相前来品鉴述评,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和底蕴之厚。
该奇石为东吴遗迹,经唐铭之名之,宋之评之,明清赏之记之,当代保护之,尔来已有千余年。沧海桑田,历史巨变,在石上只显冲刷印迹;朝代更迭,才人代出,在世间仅见书法文章。石头是时间性的媒介,它能抵御岁月的侵蚀,带着前人的铭刻、书法、词句、文章保留下来。也正是这些经过冲刷的历史痕迹,我们得以建立一个“时空隧道”,通过这个隧道,我们走近古人,走进历史,通过文字与他们灵魂交流,通过书迹体悟当时故事。裴氏兄弟与李阳冰等饱受安史之乱,寓居武昌,却并无郁郁不安之感,反倒惬意自得,“逃世”以“忘形”。反观当下,物欲横流使得焦虑和压力围绕着人们,“不快乐”“亚健康”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裴氏兄弟等古人的乐观豁达、怡然自得,何尝不是治愈当下社会病的一剂良药?古人已逝,其风骨尚存。
今怡亭铭摩崖石刻保存在还原的怡亭之中,亭子为四方形,角梁微微飞起,雷公柱被三座小亭所替代,整体方正,给人一种稳健之感,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赏。我想古人之遗风,也将会在这一代代游人中流传至下一个千年。
古井情思
□熊成(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
中国人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古人为了省去脚力,不用去小溪挑水,便请人穿土凿井,围井而居。因此井字有了人口聚集之意,家乡也称“乡井”。
但随着岁月流逝,城市的发展及自来水的普及,水井的功能意义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井更多承载的是文化上的功能,一口井水往往成为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如有家人出远门,家人须为其准备一瓶井水、一抔乡土,意为饮水思源,莫忘故土。
尤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夏天用井水冰西瓜,拿水桶捞起来。那种凉爽与甘甜至今仍令人怀恋。今天仍然可以吃到冰西瓜,只是少了从前的那种安逸和满足。
恰家乡鄂州有这么一口古井。名曰古寿井,位于鄂州城区古楼街与十字街交汇处。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由县尉邹应博捐修,因井口置有四眼铁盘,故俗称“四眼井”。水井建成之日曾留下吉祥的祝辞:“后当有登高位、掇巍科、亭上寿者。”故后人又称之为“寿井”。元代至正年间,监邑达噜噶齐铁山(亦为观音阁的主持修建者)、知县王文贲又在井上建“寿井亭”。清末民初,因战火,亭废。该井曾为古鄂城“十景”之一。但自从用上自来水后,四眼井渐渐停用,并被垃圾杂物填埋。现在的“四眼井”是2004年鄂州市人民政府组织淘洗修复的。
四眼井是由常见的一眼井改造而来,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里,打水、用水频繁,一眼一井无法满足人们需要。一眼改四眼,不仅一次可以打四桶水,提高用水效率,还能把井口缩小,防止人们不小心掉入井中,不由赞叹古人创造力。
近日,特意去鄂州古寿井看看,四周以锁链隔开,外竖立保护标志碑。四周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少有驻足观看者,只有少许孩童穿梭于锁链之间嬉戏。
幸之古寿井仍在,仍有一处可以怀古,叹之四周已无旧物,古今鲜明的对比,少了些历史的厚重感,只有浓浓的市民生活气息,也许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少了怀古的情怀,却多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愿古寿井能够永远地留存下去、静静地竖立在这街道的交汇处,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抔湖
□吴佳华(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
雾霭朦朦
前路沾湿了双眼
你的容颜
深藏在这西山的怀中
徐徐清风
吹不散满身尘埃
退谷之下
传颂了千年的故事
樊水东流
渔人愈眠
一弯微月出云头
一抔湖水揽浮生
……
图片由西山风景管理处、戴曾婕提供
责任编辑:邱菁、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