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一篇《千年城隍庙命运引人关注》,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7年过去,城隍庙的命运现在怎样呢?
在城区建设街西边的城隍庙旧址,
我们发现,城隍庙已在原址重建了。
据清光绪《武昌县志》记载,“城隍庙在县大西门内,其地为宋熙宁(1068年—1077年)前泮池。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孟吉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知县鹿兆图重修。嘉(庆)道(光)年间(1820年—1821年),马迹乡刘可勤、县市施锦龙等捐资修建。咸丰二年(1852年),贼(指太平军)毁。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刘笃庆,四年,知县凌心垣相继修。”
城隍庙自建成以来,
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变迁。
下面看看城隍庙都见证了哪些历史。
东晋时期
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在此创办官学,即后来的儒学。宋熙宁年间,儒学迁建南门外,在此改建城隍庙。城隍庙原由大殿、中殿、左殿、右殿、厢房、天花宫、万年台及角楼等一进三重的群体建筑物组成,总占地面积为1087平方米。
北伐战争时期
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独立十五师部队曾驻扎在城隍庙。1938年10月,鄂城全县沦陷,城隍庙所在区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城隍庙被改为日军司令部,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5月,鄂城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路部队、武汉警备部队一五三四师四五八团驻鄂城时,均以城隍庙及其旧营房为驻扎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隍庙曾先后作为大冶专署、鄂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59年为县博物馆馆址。1961年6月,鄂城县文化馆、鄂城县图书馆、鄂城县博物馆三馆合并,仍称鄂城县文化馆,馆址迁移到城隍庙。
在明洪武三年、清顺治六年、光绪三年,城隍庙分别进行过维修。1958年,原鄂城县人民政府曾拨款修葺。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记载:城隍庙“仅存后大殿(即现存大殿)、万年台。”万年台位于城隍庙西边,已被拆除。整个城隍庙建筑群仅剩后大殿,占地面积277平方米。
有关文物专家认为,我市城隍庙经历了整个明清2个王朝,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变迁,负载着历史信息的沧桑变化。在建筑艺术方面,融入了地方建筑的文化特色,建筑形制为单檐硬山、砖砌或镂空花屋脊;建筑装饰有座斗、轩棚、格扇门窗、雕梁画栋等;用材合理,陶制、木制、石制等建筑材料和谐统一;雕梁图案选题广泛,鲜活生动,内容丰富。这些建筑构件和建筑装饰,制作工艺水平较高,是研究鄂州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因年久失修,城隍庙整体修缮、复建的方案获得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2014年底,城隍庙被全部拆散,其构件被编号收集整修处理。建设单位是在原址抬高的基础之后,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原貌恢复。
目前,城隍庙建设处于后期收尾工作当中。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阳 责任编辑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