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武昌“秧马”

05-18 21:17  

pic_30.jpg

通讯员樊小庆严金云 

在鄂州,多年以前还有这样的场景。 

每逢春耕时节,大人们就坐在“秧马”(后来称为“秧凳”)上一翘一翘插田或拔秧,不时还听到为栽田助兴的锣鼓声,特别是那个你喊上句他接下句的“栽田歌”,简直成了对歌场地。 

“秧马”这种小农具没有像犁、锄头、铁锹那样经常被使用,它只用几天时间,然后洗干净晾晒后,挂在室内墙壁上,以备来年再用。 

如今,“秧马”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走进了鄂州博物馆。 

据历史资料记载:“秧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的农具,是专门为水稻移栽而设计制造的,湖北是最早使用“秧马”的地区,北宋时期被广泛使用。 

“秧马”的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像瓦,供一人骑坐其腹,用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楸木或桐木。操作者坐于船背,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后依次抛入田中,这样可提高功效和减轻劳动强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鄂州民间流传的歌曲中,就有这样几句顺口溜———“湖北佬,湖北佬,春耕时节忙不了,低头弯腰扯秧苗,一把一把汗水浇,千年的苦活谁知晓?湖北佬,湖北佬,心灵手巧造‘秧马’,坐在凳上扯秧苗,省时省力实在好,千年苦活后人晓。” 

真正知晓的当属宋代著名诗人苏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秧马频频下泥田”,在武昌时,他亲眼目睹当地农民坐在木制的秧马凳上,轻松自如地拔秧插田,十分惊喜,同时还很好奇地对实物进行触摸和询问。不久,便写了一首《秧马歌》———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复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这首《秧马歌》名扬千古,世人皆知。该诗对“秧马”的形制及作用歌咏甚详,后人还将《秧马歌》刻成石碑(现藏于泰和县博物馆),使其流传久远,正如后来陆游有诗说:“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 

1094年,苏轼贬谪到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州)途中,他在江西庐陵(今江苏泰和)歇息,当地辞官乡居的宣德郎曾安止将自己所著的水稻品种专志《禾谱》给苏轼看,书中介绍了水稻的品种、特征和栽培方法等,文章既优雅,叙事又翔实,可惜有些欠缺,没有记载农器。苏轼回想起自己在武昌见到农夫骑着“秧马”扯秧的劳作场景,欲将这一农具普及推广。 

苏轼到了惠州后,看到惠州农民也是弯腰曲背扯秧,非常辛苦,他就将《秧马歌》抄送给博罗知县。在木匠的帮助下,苏轼制造了新式“秧马”,后来,苏轼把这一经过改良的“秧马”推荐给惠州太守,从而使它在惠州大面积推广。 

“秧马”,这一在武昌农夫使用的扯秧农具,通过苏轼大力推广,很快便从湖北、江西、湖南普及到黄河以北大片地区,从而大大减轻了农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