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也会有出息《科学巨人》讲述7位科学家的故事,启迪智慧

12-01 15:24  

《科学巨人(全七册)》

凯瑟琳·克鲁尔著鲍里斯·库利科夫绘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学巨人》是一套科学家传记丛书,收录了达芬奇、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尔文、富兰克林七位撼动世界的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在这套书中,作者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史料的整理和对学科知识的严谨探究,并辅以幽默诙谐的笔触,为读者揭开了几位伟大科学家波澜起伏的一生的面纱,讲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眼泪与欢笑以及作为科学家的坚忍与睿智。同时,这套书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史上的重要发现,梳理了历史文明演进的脉络,融合传记、社会历史和科学发明于一处,轻松易读,启迪智性。

人的成长蕴藏无限的可能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看上去平庸、木讷的孩子,或者爱捣蛋的“坏小孩”,长大了却有出息,这种故事在科学界不乏其人。

不要把所有孩子都模式化

爱因斯坦不是“好孩子”,据说他脾气很大,总爱朝人扔东西,把家庭教师都气走了。牛顿的学习一度落于人后,学校报告说他“注意力涣散”、“懒惰”。达尔文把校长惹得很生气,当着全校的面骂达尔文。居里夫人小时候很顽皮,她每天往亲戚的牛奶里掺水,还把别人的房间弄得很乱,在角落里放上很多大头钉。

很多“坏小孩”其实都是自我意识强烈、热爱自由、好奇心旺盛的正常儿童,“出格”往往是童真的表现,反抗那些试图限制他们的“规矩”。我们的教育应该容许一些“破坏分子”的存在,而不是一味地把所有的孩子都模式化。

科学家自学能力都非常强

阅读《科学巨人(全七册)》,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达芬奇、达尔文、富兰克林,好像小时候都不怎么“正常”。我们的“儿童”观念,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因为私生子的身份,达·芬奇无法在意大利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学习,没人期待这个孩子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

这七个孩子身上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自学能力都非常强。达芬奇一生都靠自学;弗洛伊德从小坚持将梦记录在笔记本中,一直想要搞懂这些梦意味着什么;牛顿对奇怪发明和机械操作充满兴趣;达尔文热情高涨,是一个喜欢收集昆虫的少年;爱因斯坦从四五岁就对科学感兴趣了,对大人们的回答,他总是感觉不满意;学习是让居里夫人上瘾的事情,她的恶作剧总是带着科学实验般的精准;富兰克林,是公认的“自学成才的发明家”。

我们应该庆幸,他们的生命能量从来没有被遏制,反而因为外部的压制而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个世界流行的社会法则,强调秩序和人的谨顺,它保障了社会的安全和有序发展,可是,长此以往,社会也会变得停滞、麻木,失去活力。我们应该庆幸,有一些“熊孩子”毕生保存了他们无畏的勇气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引领雷电下了天空,他们洞穿生物进化的秘密,他们定义了我们看待自身的方式,他们以伟大的牺牲践行科学的信仰。

作品文字优美柔和

《科学巨人》是童书,但绝不只是童书。这套科学家传记斩获了美国图书馆协会荣誉图书奖、波士顿号角书奖等各大好书奖项,作者名叫凯瑟琳·克鲁尔,她为青少年撰写的人物传记广受欢迎。作品的文字优美柔和,发乎内心的温柔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

这不是一套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励志图书,它意在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它是一套以叙事为主的作品,插图不多,大一点的孩子大约能读懂,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不喜欢这么多字的童书。较好的方式是家长陪着孩子,或者家长看了讲给孩子听。家长也是要学习的。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不是“白板”,可以任意涂抹。家长们需要改变很多刻板的印象。

七位伟人都不是完人,没有谁是完美的。他们不是道德标兵,有时私生活违背社会规范,或许在专业上有一些“黑点”。达芬奇嫉妒米开朗琪罗的才华,牛顿身上笼罩着“剽窃”疑云,富兰克林是个种族歧视的奴隶主。不能因为他们的丰功伟绩就把他们捧上神坛,也不能因为他们有缺点就一概否认,甚至侮辱谩骂。在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成就,还看到他们作为人的存在,作为人的复杂性。

居里夫人说:“在科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事,而不是人。”结合语境,她是对的。

(林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