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山怀古(上)

12-01 15:18  

楚昕

A、

武昌山在湖北鄂州梁子湖畔的太和谢埠一带,位于今鄂州市南部。鄂州武昌山,曾经拥有系列三国历史文化遗迹,流传众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沉淀了吴王古都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

武昌山由两条相对独立又隐约相连的山脉围成U型,只在面向梁子湖(古称樊湖)的西北方向留下一个山口。西南面虬山,山如卧龙,顾盼东望。东北边虎山,一峰高耸,形似踞虎,雄视西方。

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都鄂,由长江入梁子湖,经谢埠一带上岸,巡视鄂县南部群山,对岸边虬山、虎山的山形地势甚是惊奇,尤其对它北控水路、南据铜铁的地理位置十分看重,遂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名虬山、虎山为武昌山。在梁子湖口长江之滨筑武昌城,在梁子湖畔武昌山上设吴王寨,“此为称武昌之始”。

武昌山为幕埠山分支。《武昌县志》记载:位于湖北东南部与湖南、江西交界的幕埠山一支东行,为黄龙山。入通城东南,为黄茅山。入崇阳、通山及江西修水三县界,为三界尖。三界尖分为南北两支,其北支由通山县西境北行入崇阳,为雨山、白羊山,向东北行为阎家山,复北折为北山。北山东麓过石竹岭为大幕山,大幕山沿阳新界度大头坳过关口,起半山分两支。半山正支东行经马桥坳,过分水岭,为白石崖,白石崖一支北行出大冶入鄂州市,为大茗山。

武昌山在大茗山北端,梁子湖岸边,过去属武昌县灵溪乡地界。近百年区划调整,原武昌县南四乡符石、灵溪、马迹、贤庾全被拆分。武昌山今属太和镇,是故,清代三修《武昌县志》均载:“武昌山,在县南150里(也作一百三十里),高百丈,周80里。山在谢埠之南,山属灵溪乡。”

公元221年4月,“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三国志》卷47《吴书二》),并于公元229年4月在武昌(今鄂州)称帝,号吴大帝。当时武昌既是吴都,又是武昌郡、武昌县治所,扼长江黄金水道,握铜铁核心资源(今鄂州南部及大冶一带铁矿)。乃天下三分之战略要地。武昌山就处在这块古代战略要地的中心地带。

B、

武昌山自古山水相连,源自山间的谢埠港过山口桥入梁子湖,古称桥头港。桥头港边的谢埠街水陆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其中,谢埠千张选本地优质黄豆,取山间特色清泉,用民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以其“白如玉、薄如翼”的优秀品质而“甲于他邑”,为武昌名产。

当年,没有长江大堤分隔,更没有三峡大坝调控,每年汛期水位高涨,长江和梁子湖连为一体,梁子湖水面直抵谢埠街边桥头港,武昌山近在水边。不过历经近百年水利建设和湖泊围垦,如今已是沧海桑田。

今天的桥头港上游修建了狮子口水库,梁子湖边滩头已大范围垦湖为田。武昌山隔梁子湖有十多里的距离,往日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已难得一见。2010年夏汛,梁子湖近3个月持续超高水位运行,大水漫过圩垸,武昌山下千亩红枫惨遭水患,一度形成水害重灾。

从谢埠街向西南,经过山口一里多坡缓田平的开阔地,来到武昌山下。进山右手边虬山,“坡迤延曼,山势徐缓。”自古山林茂密,盛产香茗。康熙《武昌县志》载:“虬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山阴有龙穴,搜神记云,居民每见神虬出入,旱祷即雨。后筑塘其下,名虬塘。”光绪《武昌县志》进一步载述:虬山“今名龙山,在金牛东三里。山势起伏,若神龙蜿蜒。”“武昌山有龙山,欲阴雨,上有声,如吹角。”又引《续搜神记》曰:“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忽遇一人,身长丈余,遍体皆毛,从北山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须臾复来,乃探怀中二十枚橘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怪,负茗而归。”

武昌县治以来最早的地记文献为晋人史荃的《武昌记》,宋元时期已经亡佚。宋人薛季宣的《武昌土俗编》、明嘉靖武昌县志稿也已不传。清康熙以后的县志引述晋人干宝所记武昌山的两则神话,《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明《一统志》等宋以后文献典籍记载的武昌山都曾引用。两则神话传说,给虬山平添了多层神秘色彩,这也是早期地记的共同特征。不过神话里的山阴“虬塘”和“大丛茗处”茶园,却难以考证。

今天,人们也不会相信“旱祷即雨”这样的神话,山中也没有留下“甘美异常”的大片茶园。唯有山区群众自发修建的“龙山”牌楼特别醒目,让人强烈感受到武昌山里百姓对虬龙的膜拜和景仰。

C、

武昌山三国历史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在进山左手边的虎山之上。虎山脚下正在建设的“武昌观”,为今人所建的道教活动场所,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点醒孙权“以武而昌”的云游道人,包括皋殿、三清殿和吕祖阁,全部建成后将具有一定规模。

过“武昌观”,沿着隐约可辨的山间小道上行近百米就是“金鸡岭”。“金鸡岭”下一块裸露的巨大岩石里,隐藏有一个幽深莫测的溶洞,人称“金鸡洞”,从洞口里涓涓不断、鸣金漱玉般涌出的一股清泉,就是“金鸡泉”。

“金鸡泉”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有多个故事,一说是因为山中孝子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玉帝赐泉水帮助山下穷苦百姓。信此一说的看来大有人在,“金鸡泉”边至今长年香火不断。

还有一说,当年孙权相中了武昌山这块宝地,进可出江湖,驻可护山中铜铁,有意在山上设寨,但苦于没有上山的水源,一时有些踌躇。当他带着一队随从靠近一巨大岩石时,惊现一锦鸡从隐藏的洞口飞出。走近一看,石上水流汨汨,洞内泉水潺潺,尝一口泉水甘凉,顿觉口舌生津,脱口而出“金鸡泉”。当即命人修潭开路,取水上山,成为“吴王寨”。

武昌山中“金鸡岭”,“金鸡岭”藏“金鸡洞”,“金鸡洞”出“金鸡泉”,从此留下美谈并声名远扬。

上世纪90年代,梁子湖区在这里开办过金鸡岭矿泉水厂,测得该泉日最低水量不少于13吨,高水量时取之不尽。请湖北省地矿局下属相关机构对该泉水水质进行权威鉴定,结论是“金鸡泉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