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灰帽子”,今日再腾飞!碧石渡镇卢家湾村转型记

05-12 16:02  

4月底,春风和煦。沿着106国道走进碧石渡镇卢家湾村,道路两旁的工厂厂房鳞次栉比。“大部分都是已经停工的双飞粉厂。”驻卢家湾村第一书记皮武军一路介绍着该村的情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村民办起生产双飞粉的家庭作坊,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此后,双飞粉产业在卢家湾村风生水起。

“村民们自办的双飞粉厂基本都是小作坊,除尘等设备达不到环保要求,双飞粉粉尘终年笼罩村庄,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皮武军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化生产的压力与日俱增,双飞粉行业被列入我市重点整治产业。2016年,卢家湾村的18家双飞粉企业全部关停。

工厂停了,主要生计没了,村子一时沉寂得令人无所适从。

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怎么改,从何入手?村党支部在当地政府指引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村党支部书记丁雪梅对5年前的改革记忆犹新:“主题就一个:让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和灰尘遮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村党支部书记丁雪梅(左)与驻村第一书记皮武军(右)协商工作。

2016年,村党支部召集全村双飞粉厂负责人重新选址租地,将18家“散乱小”双飞粉企业整合为2家双飞粉“梦工厂”,成立有限公司,实行股东制度,引进先进设备,搭建标准化生产厂房,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占地20亩的明权粉体有限公司便是“梦工厂”之一,在10名股东的齐心协力下,公司去年的利润达500余万元。

卢家湾村对当家塘进行清淤、换水和安装护栏。

“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比单干强太多。”村民丁细鹏,以前是权英制粉厂负责人,如今是明权粉体有限公司的法人兼董事。对于产业转型发展,他认为既净化了产业生态,又促进了行业良性发展。

和丁细鹏有同样感慨的还有他自家3个兄弟。“以前,我们兄弟4人一人一间厂,一年累死累活也就挣10万余元。”丁细鹏算着一笔账,“入股明权粉体有限公司后,我们在配置环保设备和运营成本上的资金压力小了,技术上还有专人负责,只需管理好公司,一年就能挣50万余元。”

丁细鹏曾经的小作坊——权英制粉厂与明权粉体有限公司隔街相望。黑黢黢、油腻腻,这是记者对权英制粉厂的第一印象。比较之下,明权粉体有限公司可谓是“白富美”:厂房“外衣”以白色为主,厂内规划有序,双飞粉包装完毕后整齐堆放在固定区域,地面平整,走起路来不带一点泥土。

“以前我们是简单地用布袋回收扬尘,效果不佳。如今,新厂房里安装了7台脉冲除尘器,除尘效果非常好。”说起曾经,丁细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经济发展走上正轨,生活富足便不再遥远。丁雪梅透露,2家双飞粉“梦工厂”成立后,能解决村里130余人的就业问题。

在明权粉体有限公司厂房里,57岁的村民刘琴轻轻一按遥控器,机器吊臂便将1吨重的双飞粉装进大货车。回忆以往一铲一铲将双飞粉装进编织袋,再用肩膀扛上车的日子,刘琴颇有感慨:“现在上班比原来轻松多了,不用干体力活,装车时间缩减了一个半小时,工资还涨了一倍。”

卢家湾村已废弃的“散乱小”双飞粉厂一景。

破茧重生。2020年,卢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再展腾飞之翼的卢家湾人,对美丽乡村有了更深的认同与渴望。去年,村里投入20余万元,对村湾的3个当家塘进行清淤、换水和安装护栏。改水、改厕、改灶,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同步进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明权粉体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作人员操作机械将双飞粉“吊”入货车。

“破旧立新,前路漫漫。我们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继续盘活存量,全面建设美丽、富裕的乡村,振兴卢家湾!”丁雪梅道出卢家湾人的心声。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吕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