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开高走,中职生总体对学校“比较满意”

08-12 17:07  

低开高走,中职生总体对学校“比较满意”

  ——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新发现(一)

编者的话:

2019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中职学生、教师、校长和雇主4个群体,组织实施了第二轮全国中职教育满意度调查,调查总报告内容见本报8月9日4版。从本期开始,职教周刊将连续刊发来自4个调查群体的分报告。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教育满意度为衡量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反映中职教育发展成效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9年开展了第二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其中的学生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308个地级市的630所中职学校,共有61474名毕业年级学生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626份。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入学前对中职教育的期望,就读期间对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教育公平和教育收获的感受,毕业时对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等。

  全国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测评结果

结论一:中职学生就学总体满意度达“比较满意”水平。

2019年中职学生就学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1.81分,比2016年提高了5.36分。相应的,中职学生就学总体满意度从“基本满意”提升到了“比较满意”的水平。此外中职学生的教育期望、质量感知、公平感知分数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公平感知提高了6.40分。可见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是被学生切实感受到的,并且逐步缩小与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

结论二:中职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教育相对获得感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在校学习和生活之后,对学校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与其入学前对中职教育期望之间的差异。从调查结果看,2019年全国中职学生教育相对获得感为3.95分(教育满意度得分减去教育期望得分),而2016年中职学生教育相对获得感为-0.66分。可以说,这是近些年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学生身上的集中体现之一。

结论三:中职学生的就学总体满意度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接近。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项目以三年为周期完成各级各类教育的调查工作。从第二轮全国调查结果的横向比较来看,中职学生就学总体满意度与普通高中学生得分(71.97分)较为接近,均为“比较满意”;同时中职学生对教育过程中的质量感知略高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得分(72.10分)。但是,中职学生入学前对接受中职教育的期望远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入学前的期望(73.69分),并且在校期间中职学生的教育公平感知也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得分(75.93分)。

结论四:中职学生入学前对中职教育的期望相对较低。

在2016年和2019年两轮全国调查中,中职学生入学前的教育期望得分始终相对较低,既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教育期望得分,又低于其自身对中职学校教育过程的感知以及对就学总体满意度的评价。换句话说,中职学生入学前对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可能存在误判,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实际感受远远好于其入学前的预期。

  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调查的主要发现

发现一:东部地区优势明显,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迅速。

与2016年第一轮调查相比,2019年东、中、西部地区中职学生就学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有提高。其中,东部地区提高了5.17分,中部地区提高了3.99分,西部地区提高了3.78分。在中西部地区,山西、贵州、青海、云南、新疆的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增幅较大,分别提高了9.42分、12.25分、12.09分、8.35分和7.18分。但是近三年,东部地区在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上的相对优势呈现扩大态势,与西部地区得分差距从2016年的4.11分增加到2019年的5.50分。

发现二:中职学校普遍重视落实育人理念,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认可。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校积极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就业指导、实习管理、学习场所、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育人、职业技能比赛等方面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这些方面对于学生就学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围绕专业进行的技能教育之外,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拓展性学习资源还很不够,例如社团活动、餐饮服务、生师互动、升学机会等相关题项得分偏低。

发现三:部分制造业相关专业以及涉农专业的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就学满意度以及就学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就学总体满意度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为轻纺食品类、旅游服务类、医药卫生类、财经商贸类和加工制造类。而就学总体满意度最低的五个专业分别是资源环境类、农林牧渔类、司法服务类、信息技术类和石油化工类。其中资源环境类、信息技术类和石油化工类专业涉及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农林牧渔类专业对于职教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而财经商贸类是目前学生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之一,需引起重视。

发现四:学生亚群体在中职就学满意度上的差异明显,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值得关注。

调查中,少数民族学生、本地就读学生、农村家庭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和专科及以上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对中职就学总体满意度偏低,同时在教育质量、环境、公平和收获感知方面的得分也偏低。而具有这些特征的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并非少数。此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后20%的学生以及对毕业后的发展意向不明确的中职学生,其就学总体满意度和教育期望、质量感知、环境感知、公平感知、收获感知的得分均普遍偏低。

  对中职教育改进的相关建议

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我国中职教育改进工作、提升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拓展性教育资源的育人效能。中职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多倾听和关注学生需求。根据此次学生调查结果,建议学校要提高第二课堂的“含金量”,激活课外拓展性资源的育人效能,例如引入更多国际化资源、丰富课外社团活动、增加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的机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改善宿舍餐饮条件等,同时着力提高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专业建设整体质量。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此次调查中,部分专业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较低,其中不乏与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专业。学校应引起重视,以这些专业为抓手,加强结构调整,深化内涵建设。

三是以过程为抓手深化教育公平,实现“精准帮扶”。国家为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完成学业提供的经济支持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另一方面,中职教育的“过程公平”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应针对相对弱势的学生群体提供“精准帮扶”,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例如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生入学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特色化个性化学习支持项目等,帮助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中职教育活动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正确认识。中职学生入学前对中职教育的期望普遍偏低,这说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还十分不了解。政府和学校应当有意识地打造反映自身类型特色的公众形象,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宣传力度,开门办学广泛参与社会服务,积极与幼儿园、中小学及社区合作开展劳动和启蒙教育,利用媒体平台讲好中职学校的故事,从而纠正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