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援鄂诗“潜伏”六战士

03-22 13:09  



来自圣人故里,一路诗词相伴,其中一首《庚子年春援鄂行》里“潜伏”了战斗在鄂州抗疫前沿的6名白衣战士。2月14日,他们作为北大医疗淄博医院首批队员在北京集结,出征湖北,前出鄂州进入“疫”线。


“庚子年逢新冠,全国抗疫一片。党护群众靠岸,人民不愧党盼。感人事迹层出,和谐故事频现。洪志请缨先,寇医不怕难。雪芹不作红楼梦,只系病人安。小飞莹雪兆,梦里不等闲。聪慧少年孙者到,不负医者报。千金散尽不还,只愿君安相告。”诗作者叫李伟,淄博医院的外科医生,将6名战士“潜伏”诗中,他自己在武汉战斗。


韩洪志


6名白衣战士的阵地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十一楼的原心内科病房,由CCU临时改为ICU,共有30张床。这里的病人都是重症、危重症,且病人多是年老、体弱、多病,治疗难度大,患者恢复慢,病情变化快。在鄂州长城花园酒店驻地,记者请6名“潜伏”者从诗中走出。


孙少慧

“洪志请缨先”,说的是副主任医师韩洪志。上的第一个班是在晚上,虽然班前做了充分准备,自己仍出现了不适,刚开始工作时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戴三层手套手指都有麻木感。3月7晚10时左右,28床的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且腹胀明显,氧合急剧下降。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抢救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此时,韩洪志的衣服已汗水湿透。“一个多月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看到每天更新的确诊病例逐渐减少,心里由衷的高兴。”他说。


汪学芹


“寇医不怕难”,说的是副主任医师寇金柱。下的第一个班是在凌晨4点,回到驻地已是早上5:30。在驻地一照镜子,自己满脸勒痕,耳朵也被帽子卡肿了,幸好有配备的水胶体,鼻梁算是保住了,虽辛苦却充实。其实,出征前,寇金柱的母亲患脑梗死生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正是肢体康复的关键期。忠孝之间如何选择,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寇金柱毅然写下请战书,2月14日在大雨中出发,15日雪中抵达鄂州。“我们接诊的19名患者有10名顺利转到普通病房。虽然疫情好转,作为重症治疗组成员,我们时刻听从党的指挥,坚持到最后。” 他说。


寇金柱


“雪芹不作红楼梦,只系病人安。”说的是副主任护师汪学芹。在鄂州工作一个多月,只是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干的都是日常工作。汪学芹说,不害怕是假的,但真正工作起来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有时,穿了一天的纸尿裤,因为进食进水少,也没有派上用场,但工作安心。从日常的输液、服药、基础护理到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环境清洁,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将惊喜服务出现在鄂州病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赵雪莹

“小飞莹雪兆,梦里不等闲。”说的则是两人,一位是主管护师赵小飞,一位是消化内科护士长赵莹雪。在2003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赵小飞当时作为年轻的医务人员冲在防控第一线,积累了感染防护方面的丰富经验。阻击新冠肺炎,她在第一时间递请战书;赵雪莹,到鄂州工作一个多月,她从一开始的对医院环境、换衣流程、工作流程等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厚重的防护服,把我捂的严严实实,喘不过气,工作起来显得格外费力。下班后,也觉得好累,但也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能帮助患者。”

“聪慧少年孙者到,不负医者报。”说的是主管护师孙少慧。春节前,孙少慧和爱人、女儿已定好Z170淄博-武昌的火车票,期待着一场完美的跨年旅行,黄鹤楼、博物馆在他们的计划当中,热干面、武昌鱼也在品尝之列。然而这一切,被这场突如其来疫情打破。两个月后,孙少慧来到了湖北,没有亲人的相伴,却是以一名援鄂医护人员的身份来到抗疫前沿。“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跟湖北人民一样,从起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信信满满。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还会和家人一起,摘下口罩,微笑着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她说。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洪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