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鄂城区生产总值分析

04-11 15:49  

据市反馈,2016年,鄂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为GDP)215.52亿元,可比价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45.29亿元,增长7.7%,显现鄂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影响,全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趋好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总量及人均GDP排名靠前

从GDP总量看,2016年,GDP总量为215.52亿元,分别比华容区(102.39亿元)、梁子湖区(65.48亿元)多113.13亿元和150.04亿元,鄂城区GDP总量为全市各区街的第一位,占全市总量的27.01%。从人均GDP看,2016年,鄂城区人均GDP达到70665元,低于全市(75243)4578元,分别比华容区(57866元);梁子湖区(45346元)高12799元和25319元。在各区街中列在第五位(低于二个开发区和凤凰、西山二个街道),在三个大区中排在第一位。

(二)产业调整稳步推进

2016年,全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8.8%和7.7%,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16.29:63.58:20.13调整为17.54:61.45:21.01,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上升0.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比上年下降2.13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

(三)新兴产业拉动力强

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看,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快,其中:金融业增速达13.7%,其他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以及教育、卫生、科研等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达到12.4%;相比之下,传统服务业,如批零住餐、交通等行业,增加值维持在5-7%的稳定值区域,甚至一些传统行业比去年增速有所回落。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增速不高

2016年,全区GDP总量和人均GDP虽在全市位居前列,但GDP增速不高,7.8%的增速排在全市末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与增速最高的鄂州开发区相差3.7个百分点。

(二)结构不优

全区第三产业增速低于GDP总增速0.1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增速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1.7%,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21%,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一定增长潜力。而全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3%,已逐渐与工业一道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华容区和梁子湖区的相应数据分别为30.2%和30.6%。说明全区工业转型速度在全市范围内偏慢,仍处在工业转型、服务业爬坡的关键时期,同时,数据上的落后与全区二次产业庞大,去产能任务重也有一定关系。

(三)后劲不足

从长远来看,在全国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阶段,湖北传统服务业甚至一些传统工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挤压”;而新兴产业虽在增速上呈较好趋势,但由于初期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短期内尚难以形成有规模的新增长点,全区2016年金融业增速虽以13.7%排在三产首位,但比去年下滑了2.1个百分点,反映出新兴产业增速变化的波动性较大。201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5家,增加值达18.59亿元,占GDP比重不足10%,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发展不快。

三、几点建议

(一)规划要做实

要抓好“5+3+2”发展战略,科学编制、落实航空都市区中央服务区、航空港产业园、泽林南互通智慧制造产业园、汀祖航空物流产业园、王边大数据产业园、沙窝黄龙精英小镇、杜山农产品集散中心、峒山生态园建设规划,做好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工作,着力搭建临空经济引领区、转型发展先导区、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承载平台,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责任到各新区、乡镇、部门负责人,确保园区建设日有所动、旬有所进、月有所成。

(二)农业要做精

要从鄂城特色出发做稳全区农业建设,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农业产权改革力度,形成新拳头新产品,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要做“减法”,加快物流业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依托长港、杜山农业基础优势和航空物流优势,推进杜山农产品集散中心和长港峒山生态园项目建设;要做“加法”,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打造以“乡愁地”、“灵动水”、“清净山”、“桥头堡”为主题的乡村休闲红色旅游,落地一批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用生态农业建设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要做“乘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三山湖南北大堤、车湾港大堤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为农业转型提供保障。

(三)工业要做优

要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化发展,用政策、资金支持优秀企业如国铁轨道交通、鄂信钻石、恒颖超、富洋机械的技术研发和改造扩规,促进全区钢铁建材、机械制造、采矿化工等传统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培育发展新增长点。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和信息化浪潮,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培育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智能制造等探索,促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提质增效。

(四)服务业要做大

要抓住航空都市区落地机遇,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战略重点,加快引进临空偏好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和旅游、高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做好花湖新区临空偏好型产业园、汀祖航空物流产业园、燕矶航空都市产业园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支撑。

(五)改革要做强

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落实工作,融入全市开放发展大格局;建立健全PPP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以大开放促进大招商;要进一步加快放管服改革,提升项目服务效能,通过改善环境,主动作为,大力引进符合临空经济产业规划,环评安评和用地集约度审核过关的项目。力争今年新签约、开工一大批亿元以上项目,为全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作者徐磊 责任编辑汪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