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书记”的防汛“三字诀”

08-15 10:47  

  7月14日7时,伴随着一声声的爆破轰鸣,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正式实施爆破作业,这标志着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正式破垸分洪。此时,距分洪地点二十余公里的梁子湖东井大圩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密切关注着天气变化和堤坝安全。得知牛山湖破垸分湖后梁子湖水位逐渐下降,并退到保证水位以下,老人连声说:“退了就好,退了就好!”

  一顶旧草帽,一条毛巾,一个水壶,一根竹棍,一身朴素的装着,瘦小的身材,黝黑的面庞,平凡如邻家老农,如果不是熟识他,人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老人是一位正县级退休领导干部。老人名叫张绍银,今年71岁,曾任梁子湖区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张书记”。自7月初梁子湖持续遭遇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以来,张绍银已连续一周义务在东井大圩上巡堤查险,向防汛抢险人员传授“看、判、治”的防汛抢险“三字诀”。

  7月6日,梁子湖遭遇暴雨袭击,水位直逼保证水位,防汛抗洪刻不容缓。得知区委、区政府在沼山镇东井大圩成立前线防汛指挥部,市直、区直挂点单位和镇、村党员干部上堤巡堤查险、严防死守的消息后,正在沼山镇筹备张裕钊纪念馆扩建事宜的张绍银心急如焚,再也坐不住了。7月8日一大早,他头戴草帽、肩挎水壶,从家中出发,徒步五六公里赶到东井大圩,然后沿着长达4公里的湖堤查险。中午时分,烈日当空,酷热难耐,衣服湿透,但他全然不顾,仔细地用木棍拨开堤背的杂草、树枝,一旦发现管涌、散浸等险情,迅速联系附近哨篷值守人员和村干部,紧急进行处置。此后,他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在堤上简单用餐后,坚持巡查至下午五六点。防汛经验丰富的他,已带出“徒弟”数十人。

  曾任沼山公社党委副书记的张绍银与东井大圩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东井大圩修筑过程中,他曾带领公社干部和所驻村干部群众参与筑堤工程建设,此后,每当汛期出现险情时,他都组织干部群众上堤值守抢险。他非常清楚,东井大圩自1975年竣工,至今已使用40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堤身欠高、欠宽,边坡较陡,堤基多为淤泥层,内外无压浸台、防浪设施,特别其中“两站一点”(两个排灌站,一处堤段)的高程较低,一遇较高水位,散浸、管涌等险情时有发生。今年梁子湖超保证水位已达7天,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容不得有半点松懈、麻痹和侥幸心理。为此,老人不顾劳累、不惧高温,义务上堤巡堤查险排险。

  “干部可以退休,但党员身份不能‘退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和东井大圩的老建设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沼山人,我有责任、有义务为防汛抗洪尽一份力,发挥一点余热……”谈起主动上堤查险,向干群传授防汛经验的初衷,这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干部,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还坚定地表示:“只要洪水不退,我将天天上堤,决不撤回!”(汪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