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石渡镇综治中心 “中心吹哨”聚合力量 “部门报到”多元解纷

07-18 08:50  

近日,碧石渡镇李家边村村民王先生与老张因土地租用纠纷发生激烈争吵。该村网格员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将事件逐级向综治中心反馈,接报后相关部门随即指派人员到场参与调处。从维权纷争到组织协商、多部门调解、达成共识等,不到1天时间,双方平息纷争,达成和解。

这个案例是碧石渡镇综治中心运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碧石渡镇整合各方资源,深化“部门+网格”协同联动机制,以夯实治理基础、抓实多元力量、压实联动成效,打通高效服务、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整合力量   夯实平安建设“主阵地”

碧石渡镇综治中心设立群众接待区、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简易法庭等业务科室,整合综治、司法、信访、心理咨询、社区戒毒、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能,推行“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工作模式,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

在该中心,每天都有寻求帮助的群众,接待窗口的服务人员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详细为他们答疑解惑。

“我已经赔偿他家600元,他不讲诚信。”6月初,村民王先生向该中心工作人员反映,称自己在李家边村租农田修建鱼塘,将鱼塘旁边老张承包的土地进行了平整,之后赔偿张某母亲600元,张某得知后称没提前沟通不作数,退回了补偿款。

了解情况后,该中心平安办联合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头走访附近村民、查看现场,联系村“两委”了解纠纷根源,并找到双方进行一对一释法明理、情感疏通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碧石渡镇综治中心坚持“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运行制度,整合多方力量,为村(社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政策咨询、帮困和心理疏导等服务,不断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去年以来,该中心共开展会商研判16次,累计下发涉稳风险隐患25条,及时签收率100%,核查反馈率100%,开展网格员培训3次,进行法治宣传活动11场次,发放宣传彩页30000余份,并利用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镇营造“人人参与平安、人人受益平安”的和谐氛围。

多元化解   构筑纠纷调处“终点站”

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碧石渡镇综治中心制定了《矛盾纠纷调处流程》,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及时掌握矛盾缘由,加强驻村工作组和各村党(总)支部书记对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信访调解室、村委会、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调处;对于复杂矛盾纠纷,及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同时,网聚资源、互联互动,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网格员为牵引,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定党员包保制度,整合网格党支部、平安法治创建队伍、志愿者和驻村工作队等力量,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核心,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安全防范宣传及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

该中心对所有受理的矛盾纠纷调解过程和调处结果开展满意度测评、反馈回访等,形成“研—交—办—督—结—评”工作闭环,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智慧赋能   打造信息联通“综合体”

“自从各条道路上安装了摄像头,镇里的交通事故少了,走到哪儿都有安全感。”家住集镇街的孙先生感叹道。

几天前,孙先生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停车位内,第二天一早发现车子有被撞痕迹,由于发生时间不确定,现场找不到目击证人,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碧石渡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通过调取沿线公共视频资料,发现一辆车凌晨倒车时撞上我的车后离开了,当天上午,在民警的协助下找到肇事司机。”孙先生对民警快速破案,帮助其追回损失表示由衷感谢。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近年来,碧石渡镇综治中心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打造全领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天眼”。2022年,在红绿灯交汇口和集镇街安装视频探头21个、铁路监控探头5个。

日前,记者在该中心的“雪亮工程”指挥中心看到,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辖区重点交通路段、场所的视频监控情况。平台整合天网、慧眼和部分社会资源,集视频对讲、视频会议、网格化服务管理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分级部署、统一调度。

截至目前,借助“天眼”已成功为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提供支持15起,有效弥补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短板弱项,为群众撑起“平安伞”。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