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层文化汇演是当时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记得那年月,一到年底,以公社为单位,都要派出一支宣传队到县城参加演出,更是以参加最后的集锦晚会节目多少,论一论哪个公社的业余文化活动开展是好是坏、论一论分管这个区域业务干部的工作成绩。所以,那段时间,无论是创作组,还是辅导组,都会把这一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忙得不行。
剧本创作是汇演的基础。每年春节一过,大约3月份,我们就会主持召开一次全县的创作会议,各公社已有或新推荐的业余作者们都要到县招待所集中,听县委宣传部领导作关于当年中心工作的报告,并讨论各公社和各人下一步的创作计划等,再在分组讨论中拿出自己打算创作的题材。大家集思广益,出主意、想点子,这个会一般要开3天,再各自回去落实。
随后,我们会在下乡辅导过程中,关注每个公社创作计划的落实和进展情况,对于一些好的苗子再进行重点辅导。到下半年中秋节前后,我们又会开一次重点作者参加的创作会议,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就由我们创作组点将,各公社宣传委员或是文化站通知有作品的作者参加。
位于当年樊口的第二招待所位置较偏僻、干扰少,十天至半个月的会议期间,我们都吃住在那里,面对面辅导写作,甚至请省里的专家们来看作品、提意见,并帮助修改。当年《湖北日报》的陈堂明,《长江文艺》的欣秋、森辉、刘益善,《布谷鸟》和省群艺馆的诸多老师们,多次参加过这种创作会议。走出鄂城县的每一位作者,也都参加过这样的创作会议,但凡参加地区、省级以上汇演或发表的每一个作品,都曾在这样的创作会议上讨论和修改过。
有了坚实的创作基础,确保了每一个公社都有好的节目参加,全县业余文艺汇演就成了春节前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20多个公社、400多人的演出队伍集中在县第一招待所(后来的雨台山大酒店),且不说每天早、中、晚3场在县大礼堂进行演出,就是宣传队的俊男靓女们在县城街头巷尾走动,都是与往日有着不同的风景。更何况,这些从乡下来城里的队员,哪一个没有城里的几个亲戚朋友,所以,汇演绝对是一件轰动县城的事情。
经过3天表演,就到了集中优秀节目的集锦演出。尽管平时对各公社活动情况进行了掌握,又经过3天演出检验,集锦演出的节目单早已在我们心中呼之欲出,但由于这是一场从10余台节目中挑选出来,且要面对领导和群众的集锦演出,还要考虑节目形式、中心内容、舞台效果等众多因素,另外,不可避免还要考虑参演各公社的平衡,我们业务干部只能提供一个初步方案,供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和各公社带队的宣传委员们争论与决定。
经过一轮又一轮比较、商议,往往定下来的节目单,演出时间会达到3个小时,甚至超过这个时间。就这样,集锦晚会还是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演出现场热火朝天,观众们热情始终不减。
记得有一次汇演,为一台集锦晚会的节目单许久定不下来,多年负责汇演工作的我和樊孝松一商量,提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方案:集锦演出从1场改为2场,分别在大礼堂和京剧院同时演出,这样既可以让多一点的好节目与观众见面,又不至于一场晚会时间过长,还可以让欣赏节目的观众增加一倍。
这个方案一提出,大家讨论认为:是个三赢的好主意,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主要是为了确保集锦演出的节目质量,2个场地的演出,势必有一些节目涉及同一支演出队伍,那时又没有什么车辆可供使用,就要像放电影跑片子一样,让演出队伍两边剧场跑。
方案一定下来,我们精心分析时间,科学分配节目,拉开同一支队伍在两边演出的间隔时间,并做好了节目临时调整的预案,确保两边演出顺利进行。当天晚上就实施了这一方案,我和樊孝松分别在大礼堂和京剧院把关,又各派一个人在电话旁值守,随时保证通讯畅通。
表演结果非常顺利,虽然几个主力宣传队跑得艰难一点,但演出效果十分好,做到了皆大欢喜。
大概是成立鄂州市之前的最后一次,不再搞全县集中汇演,改为了组织一个专门班子到各公社看演出的办法,检验各地的活动开展情况。这里要特别提到,当时县级财政很紧张,但每年都足额拨付汇演的经费,才使得我们业余文艺汇演坚持了那么多年,也有了今天的诸多文艺人才。
(作者:张伟 责任编辑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