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千年端午节鄂州亮点名片

06-05 10:56  

随着栀子花、石榴花盛开,随着“小满”雨、划船雨的欢畅,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又叫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五月节、沐兰节、龙船节、粽包节、女儿节、娃娃节、诗人节等。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名头”最多的恐怕就是端午节。不同的“名头”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含义,体现出端午节的文化多样性,如女儿节、粽包节、诗人节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会过这个节日。

近几十年来的综合研究,不少人认为这个节日最初应当是纪念楚人伍子胥,在汉代形成一种岁时节令。秦汉以后,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广为传播,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认同了源于屈原的传说。赛龙舟则是远古先民独木舟竞渡传统体育活动的延伸,湖南长沙就曾经出土了西汉时期竞渡木船的模型,这说明端午节自汉代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人的时令佳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鄂州人过端午节,与伍子胥、屈原都有历史渊源,他俩在鄂州留下了不少遗迹和传说。尤其是三闾大夫屈原。他被楚王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行吟至鄂(今鄂州)时,所吟咏的“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更是给樊湖江畔的鄂州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记。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除了沿袭汉族千年的习俗外,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浓郁地方特色,如戴栀子花、挂香药包、燃雄黄烟、擦雄黄酒和吃绿豆糕、芝麻糕、咸鸭蛋、新麦粑及用艾叶煎水沐浴等。龙舟竞渡则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梁子湖区沼山镇的“穿花龙舟”,二龙戏珠,形态生动,彰显着屈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的意境与水乡民众的龙凤情结。

泽林镇的“旱龙舟”独辟蹊径、寓祭于乐,一改过去“放茅船”水上祭祀的方式,在大端午(五月十五至十八),以扎制工艺精良的旱龙舟彩妆巡游为主要内容,再加上唱戏演出、吟诗作对、书画展览等形式,缅怀屈原、祈福平安。这些烟火升腾、鞭炮齐鸣、鼓乐震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而且也为鄂州增添了知名度、美誉度。

“穿花龙舟”曾代表湖北省参加首届中国龙舟艺术节,“旱龙舟”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项赛事与荣誉接踵而至,成为我市一张民俗风情名片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亮丽品牌。

(责任编辑夏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