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梧桐湖新区晒脱贫成绩单

05-29 11:07  

几年前,梧桐湖新城拔地而起,像一颗亮丽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梁子湖畔。经济发展驱动下,大批农民在经历迁村腾地、土地被征用后,住进高楼成为居民。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将如何生存? 

近日,记者走访梧桐湖新区发现,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就业帮扶激励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有数据显示,2017年,梧桐湖新区脱贫人数16户40人,2018年脱贫人数117户259人,而在今年底,辖区剩余109户215人将全部出列。 

苦日子“酿”出甜滋味 

“去年,我赚了3万多元,终于脱贫了。”52岁的李和平是鲊洲村5组村民,由于本人患有视力残疾,妻子精神残疾,导致一家人生活贫困。多年来,脱贫成了李和平最大的心病。 

2018年,在扶贫干部指引下,李和平参加了养殖专业培训,随后在当地承包了十多亩水面养虾,不久,又种植了十多亩湘莲。 

“人越累,心里反而越轻松。”除了养殖,李和平还在同村一个养殖大户的塘里帮工,负责割鱼草。每天,李和平天不亮就出门,要连续干十来个小时的活。尽管,晒得又瘦又黑,但李和平觉得心里挺充实。 

发现养殖业市场前景好,今年初,李和平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他约上同伴共同承包了50亩鱼塘,放下6000元的虾苗,进行稻虾种养殖。 

由于种养殖技术熟练,如今,李和平应付起鱼虾来,游刃有余。 

年初,听说新区要选拔保洁员,维护河湖生态环境,李和平赶紧报了名。河湖长制保洁员是个苦差事,一人兼三份事,休息时间太少,但他从来没说过一个苦字。 

他说,“政府对我家够好了,我想创业,就帮我出主意,我没钱,就帮我申请贷款,我再不努把力,就说不过去了。” 

好手艺带来好收益 

磨刀矶村九组的曾祥焱患有先天性视力残疾。 

被评为贫困户时,曾祥焱68岁的老父亲曾凡利松了一口气。但是,曾祥焱心里却不是滋味。 

“我还年轻,不能像苕一样等吃等喝,更不该让父母为我操心。”曾祥焱毕业于武汉盲校,学了一门按摩好手艺。 

他和妻子主动出击,双双外出打拼,筹资开了一家按摩店。由于没有经营经验,苦撑一年后歇业了。但他并不放弃,又和妻子一起到外地打工。 

如今,曾祥焱和妻子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依靠政府救助生活。 

“我用我的双手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曾祥焱说,身体残疾并不代表一切,只要有信念,就能战胜贫困,过上好日子。 

车轮转出致富路 

对于一个残疾贫困家庭而言,每个月810元的低保金尤为重要。然而,在六十村5组,残疾人邱志平和妻子戴秋菊就主动申请,取消低保。 

48岁的邱志平和妻子均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家中还有个上小学的女儿。 

2016年被评为贫困户后,邱志平夫妇就暗下决心,要摆脱现状。邱志平在外打工,戴秋菊一边照顾孩子,一边靠开“麻木”维持生计。最困难时,夫妻俩没钱给孩子买奶粉,只能用米汤一勺勺喂。 

2017年,为支持新区的发展,夫妻俩主动拆除老房子。得到赔偿金还清债务后,妻子戴秋菊去考取驾照,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起了运输。为了省饭钱,戴秋菊随身带几个冷馒头,饿了就拿出来,就着凉开水啃几口。 

渐渐地,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2017年3月,夫妻俩主动向民政部门申请取消低保。第二年,一家人到六十村委会主动申请脱贫。 

戴秋菊说,要脱贫,不能够总等别人帮,也不能一味地靠这个靠那个,还是要靠自己,要用双手勤劳致富。 

一份收入带来的底气 

尽管身体长期被病痛折磨,但每次干活,65岁的大垅村1组居民秦爱美总能劲头十足。 

几年前,为了给丈夫治病,秦爱美花光了所有积蓄。丈夫去世后,儿子又因意外导致手指残疾。 

2015年,秦爱美一家被评为贫困户。 

“家里债务还没还清呢,我哪能倒下。”秦爱美身体不好,重活干不了。2015年,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秦爱美免缴了农合农保、医疗保险费用,每年可享受免费体检。另外,她每年都能在联诚公司拿固定分红。 

由于不怕吃苦,不久,秦爱美就被介绍到联垅物业公司当保洁员,月薪一千多元。 

上岗后,秦爱美每天早出晚归,不声不响,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要好好珍惜。“贫穷是暂时的,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双手还能动,不能拖政府的后腿,更不能给子女添负担。” 

辛勤的付出,很快就换来了收获。2016年,秦爱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了贫。 

“我要多活几年,把债还清,把日子过好。”有了生活的底气,秦爱美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