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05-21 10:3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鄂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形态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努力把鄂州建设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市。 

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要坚持全域规划,高标准修编完成《鄂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0年),构建“主城区+产业功能新区+特色镇+中心村湾”四级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主城区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发挥龙头作用;功能区要夯实产业支撑,加快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特色镇要增强要素吸引能力,逐步成为对接主城区、功能新区和中心村湾的重要节点;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加快编制中心村湾详细规划,突出“空心村”改造,适时适当推进村湾合并,做强500个农村中心村湾。要实施“多规合一”,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山林建设保护规划、水系治理建设规划、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对接融合,实现“七规合一”。要强化规划执行,做到全域规划全域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轮作休耕,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生态农业基础。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尽快实现农业发展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在绿色化方面,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建设,不断增加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在优质化方面,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不断增加优质高端农产品供给。在特色化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具有空运价值的高附加值农业,同时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要求,引导农业发展聚集化和规模化,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和优势突出的特色村镇,打造若干个特色鲜明的“农业公园”。在品牌化方面,要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农产品品牌,真正使“鄂州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凸显鄂州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要抓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体验、健康养生、农村电商等,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打造美丽乡村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率先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实施大梁子湖流域和花马湖水系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和河(湖库)警长制。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域绿化。要加大生态价值核算力度,继续实施以生态价值补偿为核心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努力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让保护生态环境的不吃亏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要深入实施生态价值工程,继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成果应用。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要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精心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今年要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全面启动梁子湖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要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点解决好“上水”“下水”问题,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要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创建一批示范性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村庄。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要大力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鄂州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好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培育鄂州文化品牌。要建成区乡“三馆一站”等公共文体设施,让农民群众享受丰富、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要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拓宽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的视野,将熟悉农村工作的公职人员、老干部、退休老师、企业家和返乡能人纳入选拔范围。要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实现乡村善治。要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安全感。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农村重点群体特别是拆迁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要推进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优先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居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摆脱贫困为前提,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围绕“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向特殊贫困人群聚焦发力。对因残、因病、因缺乏劳力的家庭和群体,因人因户施策,全面落实好救助、供养、生活兜底保障等措施,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大扶贫政策的落实力度。做好政策的融合贯通和落地生效,因人因户把这些好的扶贫政策送到贫困群众的手中,切实扶到根子上、扶到点子上。要大力实施产业就业扶贫。通过大力发展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资产收益扶贫、电商扶贫、公益性岗位扶贫等措施的推进力度,带动贫困户增收。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典型引导、集中学习、职业培训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同时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要加强作风建设。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要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加大驻村帮扶力度,提高结对包保驻村帮扶水平;要统筹整合考核,严禁层层考核、多头考核、搭车考核,减轻基层负担。要加强扶贫干部培训。以提高思想认识和提高实际能力为重点,分别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进行轮训,切实增强各级扶贫干部扶贫帮扶本领。要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制定激励政策,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来源:鄂州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