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大美鄂州,点亮鄂州精神地标!

04-18 11:30  

       一座城市,总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地标。它们凝聚了一地之人文精神,拓展着现代人的精神空间。博物馆无疑是鄂州城市精神地标中重要的一个。文物勾连着历史,标示出本土文明的坐标,文物不言,却内涵丰富。我们可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城市历史的风风雨雨。 

市博物馆致力于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

青少年参加市博物馆开展的手工艺体验课程

A、泥与火的把玩中感受历史

“看我的手势,如何移动大拇指,变换形状。”一块不起眼的泥土,在陶艺老师的巧手下,变成罐子、花瓶、碗等各种精美的造型。

鄂州是三国文化之乡,曾出土大量这个时期的陶器。市博物馆专门开辟一处武昌青瓷文化体验区,家长与孩子们共赴一场场与陶泥之约。

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动手的喜悦和成就感,更是一种穿越古今的文化体验。

在一次以“鄂”的起源为主题的陶艺教学活动中,160名鄂州日报小记者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围绕“鄂”字演变历史的讲解。随后,通过现场体验式陶艺捏雕教学,他们制作了各种“鄂”字陶艺。揉、搓、捏、按……专注的眼神,细致的手法,孩子们充分沉浸在陶艺制作的乐趣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艺术修养,增长了历史知识。

B、细细打磨中鉴映千古佳话

在市博物馆组织的主题为“穿越时空,追寻铸镜师的梦想”的“吴都古韵”文博课堂上,青少年体验者们通过看铜镜模样、探铜镜文化、观铜镜浇铸、制铜镜陶范、创铜镜图案等系列寓教于乐的实践环节,与铸造铜镜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零距离接触。

技术人员正在清扫镜范上的灰尘,为浇灌铜镜做准备

孩子们在铜镜文化体验中追寻历史文化,品味鄂州民俗。

工作人员展示铜镜成品

“这两面破损的铜镜拼起来完全吻合!它们分别出土自相距约10米的两座墓,墓的主人生前是一对夫妻,希望死后也能破镜重圆……”在两面半块铜镜前,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听主持人讲解“破镜重圆”的佳话,深深地为古人的爱情所感动。

C、历史穿越中接受红色洗礼

一处旧址还原一段鄂州革命史。位于城区大北门的鄂州贺龙军部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2016年3月对外开放以来,备受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市民观看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基本陈列,了解贺龙同志的革命历史

革命先烈使用过的会议桌、煤油灯,穿过的草鞋、皮带,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让人震撼的革命史实,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深受教育。当孩子们听着贺龙将军用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屡建战功的故事时,无不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文博小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市博物馆组织的重温革命历史活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革命火种,植入了红色基因,坚定孩子们振兴中华的决心。

社教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鄂州特色方言

D、蟠龙矶上见证古人的鬼斧神工

在长江中心有一处特别的建筑,被网友戏称为屹立江心700年的“钉子户”。这座建筑叫做观音阁(又名蟠龙矶),坐落于我市长江江心,建于宋朝,经历代修葺,几百年的岁月风霜,依旧屹立不倒,且保持原样,因此有“万里长江第一阁”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与探索,到过的游客都不禁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游客还给观音阁起了个名字,叫“阁坚强”。

近年来,鄂州市政府开展了观音阁修缮工程,并且还将投入资金建设与观音阁相关的码头、围栏等,进一步方便游客近距离感受这座700多年的历史奇迹。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兮 戴曾婕   闵佳杏  责任编辑邱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