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思想的回响

01-24 20:28  

1月初,《经济日报》摘登长港镇峒山村老党员黄明山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封信,并刊发该报记者对峒山村的回访报道。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峒山村五周年之际,黄明山怀着对党的感恩、对总书记的爱戴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给习近平总书记寄去一封书信,述说峒山村的沧桑巨变。

回望五年,峒山村美了,经济强了,百姓富了。

“5年前,总书记嘱托峒山村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绿色经济,造福全村百姓。这些年,我们就是不折不扣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沿着他指明的道路往前走。”鄂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夏鑫谈到峒山村过去5年发展变化的经验时说。

正如黄明山信中所言,幸福生活是总书记领着我们奋斗出来的——

“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

建设农业产业基地,村集体收入翻番

驱车从239省道拐入峒山村,穿过新社区往里走,车窗外是成片的良田沃野,沟渠、机耕路纵横交错。

峒山村所在地前身为国营农场,土地多,全村可耕种面积1.1万亩,人均占有3亩有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业,一直是峒山村永恒的话题。

2013年农历大暑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来到峒山村视察,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

其时,依靠土地流转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种养殖已在峒山村初露苗头,全村流转土地1100余亩。

“谈到土地流转时,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尊重农民意愿。”时隔5年,时任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又胜仍然清晰地记得总书记的话。

关于土地流转,峒山村立了一条铁规:如果哪家流转出去土地拿不到租金或者收入反而减少,随时可以把土地拿回去。

陈又胜介绍,这么多年,没有村民拿回过土地,也没人因为土地流转找村里扯皮,全村流转土地面积比5年前翻了一番,建设了12个农业产业基地。

经营规模化,种植特色化。这几年,峒山村农业种养殖结构也在改变。

2014年,陈学波与人合伙,承包200亩水田鱼塘,尝试虾稻、虾莲混养。几年下来,收入丰厚。

“过去单种水稻,亩产不过1000元,虾稻混养收入是过去4倍。”陈学波介绍,目前峒山村约有4000亩虾稻、虾莲混养面积,参与进来的村民数百户。

视察峒山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特色种植要搞好市场调查,不能盲目种植。

5年来,峒山村的特色种养植品牌竖起来一个又一个,从西甜瓜到葡萄,从大河蟹到小龙虾,无一不取得成功。

“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路子很实际。听总书记的,搞好市场调查。”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建军告诉记者,得益于现代农业上的尝试,村集体收入比5年前翻了一番,现已达到280万元。

写给总书记的信中,黄明山一个个细数身边的产业基地:“村里生态农业基地的规模大了,经营模式也多了,峒山葡萄园、西瓜基地、楚鱼香共享生态农庄……村民们的首选不再是外出打工,守着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就能刨出金疙瘩。”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守护好绿水青山,“生态”成时髦热词

百里长港,如诗如画。

长港是鱼米之乡,长港河水系发达,流经峒山村境内的就有多条支港。

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阐释过无数次,在峒山村视察时再一次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几年,大家伙说的越来越多的一个时髦词就是‘生态’……”在信中,从村民不再烧秸秆,到港道清淤,再到新建垃圾压缩站,黄明山感怀家乡的生态之变,心里话想说的太多。

陈建军说,集体经济发展后,村里有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底气,将大量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走进村民刘刚家的室内厕所,瓷砖包护的地面、墙面一尘不染。“水一冲就干净了,多方便。”刘刚告诉记者,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水冲式厕所。

2017年夏天,峒山村启动“厕所革命”,采取奖补的方式发动村民改厕入室。在此基础上,铺管网、建污水处理末端,做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建污水池,生活污水进池过滤后,进入公共污水管道,再入沉井,最后到达小组的污水处理站。”峒山村四组组长陈细全记者,全村一共有5个污水处理站,一个站一天可处理污水15吨。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去年9月,峒山村被列为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示范村。

“儿子一家在城里也买了房,叫我搬去,可我舍不得老屋。家门口山清水秀的,生活过得很舒畅。”黄明山说,如今村里环境愈发清爽,盼望着总书记什么时候再来峒山看看。

“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

购房买车,村民日子红红火火

“总书记来到我的老家,给我的乡亲留下话,留下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歌曲《峒山老家》是峒山的村歌,朴实的词,悠扬的曲,唱出了峒山村民感恩党、感激总书记和赞美新时代之情。

无论去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百姓总是心有牵挂,他在视察峒山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

徐淑琪,2013年与总书记在峒山村会议室座谈的村民之一。5年来,她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一天比一天好。给儿子在城里购了房,随后又买了车,新买回来的收割机一年给家里带来收入5万元。

“总书记来峒山那年,我家里收入不超过3万元,现在8万元,翻一番还要拐个大弯。”说起变化,徐淑琪幸福感满满的。

陈建军算了一笔账,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拿租金,或者入股分红,劳动力解放出来再在家门口的产业基地务工,一年的收入在3万元左右。

“实在不愿给人务工的,可以自己干,家门口就能找到很多机会。”陈建军说。

前几年,黄明山的儿子从外地回到峒山,成立自己的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种植苕尖、菜薹等绿色蔬菜,年产值100多万元。

以产业为支撑的发展路径,让峒山村民致富增收有了源头活水。近年来,峒山村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科普等体验农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安置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19户46人脱贫出列。

“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产业导入,最终都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夏鑫表示,总书记指明的道路,峒山村会一棒接一棒跑下去,将峒山建设得更加美好,让这里的老百姓乐居乐业。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朝晖  责任编辑邱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