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路的烽火岁月

01-02 09:21   云上鄂州  

口述/郭俊    整理/ 杜政宁

一棵有着400多年树龄的古树重阳木,耸立在蒲团郭垱村头,与之相伴的有一位老八路。一个初夏时节,雨后初晴,笔者专程来到郭垱村,拜访市粮食局离休干部、抗战老兵、老共产党员郭俊。离休后,郭俊老人在老家郭垱村休养,身板硬朗,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郭垱惨案”的幸存者

当年,我哥哥郭非被誉为鄂南抗日游击队“李向阳”,曾任樊湖抗日十人团副团长、武鄂总队总队长,英勇善战,带领战士袭扰日伪驻点,破坏公路,还捕杀汉奸骨干,引起了日伪仇恨,认为郭垱村是大大的匪窝。

1942年12月3日上午,驻鄂城日伪军百余人,在汉奸侦缉队长王春堂的带领下窜到郭家垱,逼交郭非,搜抢财物,然后火烧我家的房屋。转眼间,郭家垱及周边村庄200多家、700多间房屋和财物化为灰烬,死伤近百人。

“郭垱惨案”发生后,延安新华社、《挺进报》和《七七报》等多家媒体播发了“郭垱惨案”的消息,揭露了日军的这一滔天罪行。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编印的《战士一百课》,将“郭垱惨案”列入课本,对军民进行教育。

1942年2月,我当时年仅14岁,在“郭垱惨案”发生前被中心县委安排到江北避难并参加革命,任豫鄂边区黄冈交通情报局收发员。因此,我成了“郭垱惨案”的幸存者之一。

同年7月至1944年12月,我在该边区洪山公学和实验中学边学习边工作,协助办农会和夜校,组训民兵基干队,开展对敌宣传和减租、减息活动等。

怀着对日子鬼子的满腔仇恨,我参加了龙王山围歼李宝莲伪军、大山寺抗击战等战斗。1944年底,我被组织安排到八路军南下支队(359九旅)政治部任宣传员、干事等职。

我随军南下,跋涉千山万水,日夜艰难苦战到广东,沿途发传单、贴布告、刷标语、讲政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打倒日本侵略者。

火线入党

火线入党,让我感到无比光荣。1944年2月,我随八路军120师359旅主力组成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南征,从广济(现在武穴)田家镇渡过长江后,八路军南下支队即在阳新三溪口同4000多名日伪军遭遇,仗打了一天一夜。 那天晚上,我带领10位民工、5副担架到前线救伤员。在呼啸的枪弹中穿行,把伤员送到急救所后,我摸到大腿处湿漉漉的,才发现自己的大腿部被弹片击中,隐隐作痛。那时轻伤不下火线,包扎后又投入战斗。战斗结束后,在支部大会上,我的入党介绍人、政治部副科长陈祖武发言,一位文质彬彬的瘦细个子,说起话来像打机枪那样急促,一句接一句赞成我入党。在表决时,政治干事詹光说自己不仅举起双手,而且愿意举双脚同意我入党。这些情节令我一生难忘。

日军投降,让我品尝到胜利的喜悦。1945年8月,359旅组成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两渡湘江,到达了湖南衡山一带。当时大家纷纷议论着中美英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从南湾小山村出发,中途正在就地小歇,突然接到延安来电:日本无条件投降了!顿时部队沸腾了,山上、山下一片欢呼,丢帽子、抛毛巾、甩挂包、敲击碗筷,拥抱蹦跳,大唱大叫,响彻山谷。本来半个小时的休息,竟狂欢了2个多小时。

家门口偶遇王震司令员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南下支队转为北上,准备渡江,路过樊湖郭垱村。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一别4年的家乡郭家垱村。

离家时,村里多是青砖大瓦房。谁料想,回家时看到的全是茅草棚子。因为“郭垱惨案”中200多家房屋被鬼子烧光。这天下午,我因战斗中受伤躺在担架上,见侦察员带来几位农民,说是一号(王震司令员)要问话。

杜政宁釆访抗战老战士、老共产党员郭俊 胡敏摄

当时,听到司令员问老乡,县城里日军的枪缴了没有?这里离长江还有几里路?渡船有多少?威名远扬的王震司令员就在眼前,这让我十分惊喜。不一会儿,有老乡认出我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我母亲和祖母也跑来了。祖母摸着我用毛巾包的冷饭坨子就哭出声了,同志们都来劝慰。

王司令员也来了,他安慰我祖母道:“老奶奶,您的孙子干革命光荣,亲人相见要高兴嘛!” 当夜,王司令员和大部队就在郭家垱村宿营,我祖母还煨了莲子汤要首长们吃,感谢亲人关照自己的孙子。

郭家垱村离江边只几里路,第二天早饭后出发渡江,王司令员就从这里指挥全军成功渡江。我们宣教科的同志都来到我家,决定让我留下治伤,还给了我5块银元。他们把当天的行军路线图留给我,让我以后参照地图找部队。

接应大军渡江

1949年5月,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我奉命组织原新四军五师掉队回家隐蔽的一批党员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并发起成立了武鄂地下工作团,任工作团副书记兼突击大队长,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活动,准备迎接解放军渡江解放鄂城。

5月13日22时,我率小分队分别在西山顶上、观音阁对面、东门江边点燃3堆火,向对岸大军表明,点火地段已为我方控制。

快到23时,对岸出现了火光,接着江面有划水声,过了一会儿,一条小船在观音阁靠岸,原来这是一个尖兵排,大约有三四十人。星光下,隐约可见帽子上的红星,大家感到十分亲切,都很激动。

我向领队介绍完情况后,尖兵排的战士迅速在江边警戒。又过了一个小时,江面上下,大小船只齐头并进,直奔过来,尽管指战员们尽量压低各种声响,却仍可以感到千军万马在奔腾前进。

天亮时,大轮船过来了,船上有炮车、吉普车,可是码头太小,车子没办法上岸。153师的师长杨树元问明情况后,对我说:你们现在的任务是抢修码头。

城区的老百姓听说解放军要修码头,积极响应,有的把跳板甚至将自家的门板拆下来,有的敲锣打鼓放鞭炮,来了不少人,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码头修好了,马匹、炮队源源不断上岸。

5月14日,鄂城人民敲锣打鼓,欢迎子弟兵,欢庆解放。在大西门广场开了解放鄂城的群众大会。

鄂城解放的日子已深深刻进我的身体,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日子,而是一串串惊心动魄的往事。

个人简介:

郭俊,1928年出生,鄂州市蒲团乡郭家垱人。1942年2月到豫鄂边区黄冈交通情报局任收发员。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南下支队(359旅)任政治部宣传员、干事等职,同年4月入党。随支队南征,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留下了他的战斗身影。北返时,经组织批准留下治伤。曾是游击武装组织武鄂地下工作团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并兼任鄂城突击大队队长,1949年5月14日,成功接应解放军渡江解放鄂城。曾担任市粮食局副局长等,1992年离休。

(责任编辑徐森林)

云上鄂州二维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