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钊书法艺术博物馆即将开馆,300多件馆藏文物等你来赏!

11-21 08:57   云上鄂州  

近日,记者从梁子湖区获悉,备受市民瞩目的张裕钊文化园张裕钊书法艺术博物馆即将开馆,目前馆内文化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


11月18日上午,由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组织的湖北省老干部荆楚文化考察团来梁子湖区张裕钊文化园参观考察。考察团在张裕钊书法艺术博物馆考察参观时了解到,该馆藏有有关张裕钊的300多件馆藏文物,其中包括张裕钊的代表作《宝剑赞》《八分考》《论学手札》等石刻长卷。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文化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张裕钊书画真迹作品正在请省有关部门修缮整理,不日即将对外开馆。



近年来,梁子湖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发扬张裕钊书法艺术,增强文化自信。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责任编辑徐森林)


【鄂州文物故事】张裕钊及其陵园

张裕钊,字廉卿,又字方侯,号圃孙,亦号濂亭,湖北武昌(今鄂州)人,故晚年人称武昌先生,清末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同为“曾门四弟子”,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 清道光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张裕钊出生于东沟镇龙塘村的世代书香之家———张氏门第。祖父以诰、父亲善准皆以笃学知节著称。张裕钊3岁启蒙于父亲张善准膝下,7岁正式入塾,勤奋好学,又聪慧颖悟,得到父亲好友杨慰农先生的督学训导,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道光十八年,遵从父命、师命,始踏科举之路,考中秀才,年仅15岁。道光二十六年,张裕钊与同乡好友范子城、范鹤生共同参加乡试,同榜中举,一时声名远播,乡人称之为文曲星,时年23岁。道光三十年,张裕钊赴京考取国子监学正,得主考官曾国藩知遇,遂拜曾氏门下,随后官授内阁中书。张裕钊仕途未久,即目睹时局日艰,国难深重,耳闻官场黑暗腐败,尔虞我诈;他本身淡泊名利,不乐举业,亦不愿与时俯仰,遂决意退出官场,潜心书斋,执教授徒。咸丰二年以后,张裕钊即以致文为事,先后在江宁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等地从事古文教研工作,成就了其晚清桐城文派继曾国藩之后重要将领的文宗之位。

张裕钊作为书法家,从帖学入手,继而学习碑学,独辟蹊径,碑帖融合,最终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遒劲挺拔,在险峻之中透露着刚健,在雄强中更见敦厚、含蓄的精神内涵,书法中既有篆、隶的开张和质朴,又有着魏碑的劲拔和雄逸,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豪迈、雄浑的气势。他的书法特征可以概括为外方内圆,结构严谨,高古浑穆,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融篆书、魏碑为一炉,开北碑行书的先河。在书法史上,张裕钊被康有为赞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书法家;自清末至今,华北、湖北等地学习“张体”的人越来越多,河北省最为盛行。张裕钊的书法对晚清碑学中兴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另外随着其弟子日本人宫岛咏士的学成归国,并在日本弘扬其学问,“张体书法”也促进了日本书道的振兴发展。 张裕钊作为古文家,其诗歌着重表达自己内在的真情实感,注重创作主体的人品、学问;他早期受清代宋诗运动的影响,以学问为诗,大量用典,形成了艰深古奥的风格特点;后来又学习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抒发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形成清高旷朗的风格特征。张裕钊在古文方面深受曾国藩影响,寄平淡于雄奇的独特文风,推动了桐城文派向前发展,其古文地位被曾国藩誉为“海内古文第一”。

张裕钊作为教育家,咸丰二年以后,先后在武昌勺亭书院、江宁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和经心书院、襄阳鹿门书院等地从事古文教研工作,桃李满天下。他主张“兴学育才”、反对科举制度、提倡“经世致用”,崇尚“通经致用”的学术文章,倡导学习“西学西艺”等教育思想。其中,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即为张门弟子,受其影响,兴办实业,救亡图存。 光绪二十年,张裕钊逝世于西安。1994年,在张裕钊逝世100周年,中日两国开始联合兴建张裕钊陵园。在此之前,鄂州博物馆派出专班人员,几经考证,将张裕钊遗骨从大冶的一个偏僻深山迁回。在张门第四代弟子日本人上条信山先生的出资帮助下,张裕钊遗骨终葬于此,并分3期陆续完善此陵园。 张裕钊陵园位于市博物馆旧馆(现为市群众艺术馆)内,陵园坐北朝南,背靠西山。自南向北依次有陵园牌坊、72级台阶、碑亭、张体书派碑廊、张裕钊纪念馆、墓冢。

碑亭为重檐歇山顶,下面立有张裕钊和宫岛咏士师生纪念碑。碑身高149厘米,为张裕钊享年72岁与宫岛咏士享年77岁之和;碑厚19厘米,寓意宫岛19岁来华,就学于张氏门下;碑亭高7.2米,寓意张裕钊在世72年。之所以树立该碑,是因为宫岛咏士和其恩师张裕钊之间的感人事迹。1887年4月12日,宫岛咏士慕名前往保定莲池书院拜张裕钊为师,然而在当时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中日友好受到了严重阻碍,也影响着张裕钊接受这位日本学生的定夺,在这样的情况下,宫岛咏士没有气馁,而是以他的诚心感动了张裕钊,使张裕钊终于接受了这位万里来华的学生。从此,宫岛咏士便跟随张裕钊辗转于各大书院学习。1892年,宫岛咏士受父母之命回国结婚,半年后再度来华,此时,张裕钊已隐居西安,宫岛得知此消息,从武昌沿汉水到襄阳,再越秦岭至西安,一路上风餐露宿,经过40余天的艰苦跋涉,终于见到了恩师,他跟随张裕钊研习书法,直到1894年张裕钊先生去世。近代日本人宫岛咏士的求学心志堪比宋代“程门立雪”的杨时,而张裕钊陵园的筹建更是日本张门弟子对恩师的感念和颂扬。

从碑亭两侧拾级而上,是宁静幽雅的回廊,廊壁上嵌有张氏第三代日本弟子的书法碑文,这些作品是1994年10月9日张裕钊先生百年大祭时,弟子们在鄂州博物馆现场挥毫创作的。张裕钊纪念馆被圈于回廊之内,是三开间的仿古建筑。

在陵园的最后面,是张裕钊的墓冢。1994年10月9日,上条信山夫妇前来祭拜师祖坟墓时,80多岁的老人跪地便拜,其对待师祖的举措无不令人动容。 如今,每至清明节,张裕钊陵园内的樱花从容绽放,美丽的花瓣随风飘落,构成了陵园里一道独特风景。

(来源:鄂州日报 作者:方萍 王照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