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豆丝,缘何三种滋味 ——沙窝豆丝产业观察

11-13 15:00   云上鄂州  

寒意袭来的初冬时节,煮两把豆丝,配上一块软糯的糍粑、几片喷香的腊肉,就着浓郁的汤汁,将口感绵密略带嚼劲的豆丝连喝带吃地吞下肚,一阵温暖从唇齿直抵心窝。

这种舌尖上的幸福拉动了一个产业。在沙窝,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丝,从深秋到腊月,田野里便会长出一排排架子,上面晒满了这种美味。有人将豆丝销到全国甚至海外,一年能赚几十万;有人起早贪黑才下灶台又跑市场,却只挣得辛苦钱。

同是做豆丝,为何悬殊如此之大?近日,记者到当地进行走访。

品牌路线:脚步仍蹒跚

天气渐冷,豆丝销售升温。沙窝乡好口味豆丝加工厂负责人周水源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来订货的。”他笑容难掩,“今年这势头比去年更好,每天都在赶工,订单已达到10万斤。”

因为销量看涨,周水源近两年不断扩大规模。如今,厂里有18口锅,一天能加工豆丝4000斤以上。

提高的不仅是产量。周水源拿出几个包装盒,上面分别写着“荞麦+葛根”“绿豆+荞麦”“有机豆丝”等字样。“现在人们注重养生和品位,所以我们调整配方、提升质量,开发出新品种,并突出特色将产品进行分类定位。”周水源告诉记者,普通豆丝价格5至8元一斤,而新品豆丝定价一斤10元以上,其中精品有机豆丝18元一斤,尽管价格高出不少,仍颇受欢迎。去年所售15万斤豆丝中,12万斤是新品豆丝。

“不仅要讲口感,还要讲文化底蕴、讲品牌。”2012年,周水源带头申报豆丝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拿到“非遗”证书后,他将其印在产品包装上,并将商标更换为“沙窝灶王”,进行品牌升级,体现地域特色,进专卖店销售。

在周水源的厂里,碎了的豆丝、烫糊的饼子都必须报废。仅去年,就处理了三四千斤废料。家人心疼极了,打算贱卖。可他认为这会影响品牌形象,坚决反对。

周水源将包装好的豆丝装车,准备运往外地

好品质引来武汉、黄石、福建、浙江等地商贩上门要求代销,周水源借机拓展电商渠道。目前,该厂豆丝线上销售额占比达70%左右。通过电商平台,产品甚至卖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地。

周家豆丝俏销,每到旺季,湾里的老人和嫂子们几乎都被请来帮忙,但生产仍供不应求。这让周水源陷入新的思索,“靠一家的力量接不了大订单,成不了大气候,也难形成地域性品牌。”他计划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统一包销。“有规模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品牌有影响力才能稳占市场。”他说。

传统作坊:低端制作难走远

对传统的豆丝生产者来说,他们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做豆丝技术门槛不高,从事这一行的人多。但吃豆丝季节性强,大量上市时,卖不出价格。”沙窝村1组村民周连和想办个豆丝加工厂,销路是他最大的顾虑。

胡桥村民在豆丝文化广场上晒豆丝

周连和每天凌晨2点起床,一家三口配合生火、烫饼、晒饼、切丝,要赶在太阳出来前完成所有工序,因为秋季豆丝要一天晒好,味道才好,不然影响口感,还易发霉。

这一家人一天要做四五百斤豆丝,产品进菜市场,一斤卖四元左右,除去成本就赚个辛苦钱。周连和为人勤快好学,他去周水源家的好口味豆丝厂考察过,觉得那些新品种以及精品豆丝自己也会做,但他担心,“价格那么高,万一销不出去,砸手里了咋办?”

他听过电商、微商这些名词,但怎么用还不太懂。而且,在他看来快递豆丝很贵,还很麻烦。上月一个仙桃客户找他买几十箱豆丝,可因为儿子不在家,周连和不会发快递,只好拒绝了对方。

包装,也是周连和不太熟悉的领域。“包装盒少说几块钱一个,全村给豆丝搞包装的都没两家。”他说,自己买过简易盒子装豆丝,但没发现好卖很多,便放弃了。

豆丝晒干后,周连和用编织袋装好,赶往城里。每天像他一样在批发市场跑销路的乡亲有很多。周连和找熟悉的商贩帮忙,对方信任其品质,全部收购。虽销得出,但缺点是,价格一直不变,而原料成本上涨,利润太薄。

因为价格原因,有些人会在成本上玩花样。江边市场一位摊贩告诉记者,豆丝的主要原料是米配以豆类,一些生产者选用米厂加工剩下的残米,豆丝煮后容易糊汤;还有一些人干脆不加豆子,只用米、面,豆丝则缺乏香味。豆丝市场鱼龙混杂,不好分辨,普通产品只能靠价格取胜。于是,便可能形成压价和偷工减料的恶性循环,既伤农也伤了市场。

胡桥豆丝:组团发展前路璀璨

“我们的豆丝不愁卖。”胡桥村村支书王佑珍的话不是自吹自擂。今年年初,村里举办第一届豆丝文化节,两天交易额达到40多万元。

胡桥豆丝打出了品牌,做豆丝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1400平方米的豆丝文化广场,白天做晒场,晚上做舞场,承载着胡桥人家的幸福生活。

胡桥有近40家豆丝作坊,村里从2015年开办胡桥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将这些作坊统一管理。公司对豆丝配方进行开发,并制定标准,农户按照统一配方、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公司负责统一回收、统一销售。

家家户户忙着做豆丝

“现在极好呀,不用挑着担子到处跑,一心想着怎么把豆丝做好,就有人上门来收。”9组村民程时珍做了近四十年的豆丝。年轻时,每天挑着扁担,赶公交车到城里卖豆丝,风里来雨里去的苦日子她记忆犹新。“那样辛苦,一斤豆丝卖不了几个钱,一年下来就顾个嘴巴,哪像现在,大户一年能纯赚十几万,小户也有三四万元。”

胡桥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龚玉荣告诉记者,村里有近200人都在从事豆丝产业,一年总产量可达100多万斤,总产值50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扩大豆丝经营范围,争取做大做强胡桥豆丝品牌,延长产业链,开发做豆丝体验、豆丝农家乐等等项目,打造胡桥豆丝文化特色小镇,让家家户户可以从豆丝产业中获利。”王佑珍正在为筹办第二届豆丝文化节而忙碌,在他看来,抢先树立特色豆丝品牌,才能赢得市场,给本地产品挂上“金招牌”。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博 责任编辑徐森林)

云上鄂州二维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