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16版《记者调查》整版推介鄂州探索生态价值工程的实践经验并配发评论。专版以《鄂州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呵护绿水青山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为题,从“勇蹚‘深水区、念好‘紧箍咒’、谁保护谁受益、跳出内循环”四个方面,讲述了因钢而兴的鄂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理念,用生态价值工程率先破题,倾力“治山理水”,生态价值日益“显山露水”的故事。
同时,人民日报还配发评论称:“生态价值实现的鄂州探索,贵在系统性配套、工程化实施,着眼于让整个生态治理体系进入良性自发状态。全域抓生态局面的形成,既得益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硬约束,也有赖于市域内生态补偿、生态金融等激励机制的保障……改革最考验勇气,也最考验‘绣花’功夫,需要瞄准关键领域、在‘卡脖子’的地方聚焦发力。比如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既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支付能力,又要让生态保护者能预见未来收益。如此,改革之路就能行稳致远。鄂州采取市区两级共担、循序渐进的方式,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9月25日至29日,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社长禹伟良率队来鄂州市,就鄂州实施生态价值工程情况进行采访调研。采访调研期间,人民日报记者团深入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并同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洋澜湖综合治理、“40工程”推进、长江岸线非法码头整治与生态修复、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补偿支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价值工程治理与河湖连通、环梁子湖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建设等工作情况。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晓盛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