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 梁子湖区太和镇产业脱贫观察

10-31 09:49   云上鄂州  

脱贫攻坚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近两年来,梁子湖区围绕“扶真贫、真脱贫、真扶贫”齐下力,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帮扶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扶贫扶长远,长远靠产业。近年来,太和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脱贫,目前,该镇16个村已建成18个扶贫产业基地,脱贫路子越走越宽,劲头越来越足。

太和镇是如何做到的?一些村资源少、底子薄,想要平地起高楼,怎么实现?一些村绿水青山,但市场难找,项目运作难,怎么办?一些贫困户“怕参与”“懒得动”,这又该怎么办?

近日,记者前往太和镇,探访当地产业脱贫经验。

产业弱村奋起直追

10月24日,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太和镇深处连绵的山丘上,一个叫上洪的村子旁,满山坡的油茶花次第开放。

油茶是驻村扶贫队种下的,年岁不长,算算日子,最“老”的一批至今不过3年。

上洪村是市级贫困村,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到2014年时,村里穷得没剩下几户人家。

这几年,针对村里贫困现状,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医疗、教育、资金各种优惠政策让村民都享受了个遍。村民穷怕了,却找不到脱贫出路。

2015年,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进驻上洪村开展扶贫。结合村里的丘陵地势,扶贫队筹资100万元,建立800亩油茶基地,提高村民收入。

10月24日,上洪村村民正在油茶基地干活。 记者 柯明珠  通讯员 孟靖 摄

“村民以土地入股,年终时,可拿到基地总收入的40%分红,剩下部分归村集体所有。”扶贫工作队队员周洪林介绍,为了精准帮扶贫困户,村集体收入将再划出60%,作为帮扶金分给全村88户贫困户。

“建基地的事,被村民全票通过。”村民的空前团结让村支部书记张得意欣慰之余,也对村湾脱贫信心大增。

“基地已挂果300亩,预计明年开始受益。”正如村民所盼,如今,昔日荒山被大片油茶覆盖,进村路也拓宽了。而他们每户每年预计可增收6000元以上。

产业弱村,凭借后天发力补短板,正在脱贫路上奋斗追赶。

现代农业富了乡亲

不同于上洪村的“先天不足”,太和镇胡进村“条件”还算不错。

午后,金鸡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草莓基地内,一个黑色身影正蹲在大片的绿叶丛中,一边来回晃动手机,一边“自言自语”。

“他是村支部书记胡宝庆,正在和专家视频,对草莓进行‘远程会诊’呢!”村支部副书记毛甲坤说。

原来,胡进村近年大力发展致富产业,但苦于找不对路子,产效低不说,经营上也格外吃力。

10月24日,马龙村贫困户陈忠正在喂鸡。         记者 柯明珠  通讯员 孟靖  摄 

近年,梁子湖区推进“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胡宝庆湾下的侄儿胡重九就是其中一位“能人”。

胡重九在浙江省经营一家大型种苗培育公司。2017年初,主动牵线为村里引进白草莓、蓝莓、白芨、湘莲等优质种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提供技术指导。

“去年,村里成立公司,还自建了专门的电商网站,和外面的市场连起来。我们都成了现代农民。”胡宝庆说,加上梁子湖区的政策帮扶,村里顺利建成了面积200亩的草莓、白芨、蓝莓扶贫基地,采用“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方式,打造集聚生态农业生产、销售、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型田园观光综合体,目前已辐射带动37户贫困户就业。去年,基地务工人次达百余人,发放工资25万元。

“就扶贫而言 ,它最大的特色,是按需分配。”太和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委员、副镇长黄开红说,每年,村里将拿出一部分收入,通过村民表决,按当年的实际情况,资助给最需要帮扶的贫困户。

和胡进村相似,近年,朝英村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设了110亩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投资50万元,聘请了6户贫困农户进行初期养殖,今年预计发展特色龙虾养殖达到200亩。

目前,全镇已有16个村建设了18个村级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136户,带动700人务工。

党建助力稳定脱贫

太和镇马龙村9组一片20亩的山地,被贫困户陈忠承包,养了一山的鸡。但凡他养的鸡,个个又肥又大,抢手得很。

陈忠养了2年鸡,学了一身本事。

“当年,要是村里不支持,我就搞不起来。没个好政策,我也搞不起来。”闲时,陈忠经常提起村支部书记陈学军给他的帮助。

因为身体不好,又干不了重活,陈忠对生活心灰意冷,是村里出了名的“等靠要”。2016年,陈学军建议陈忠养鸡创业,一连三天登门劝说。因为怕吃亏,陈忠说什么也不干,还摆了一堆“理由”。

“没钱。”

“可以争取扶贫贷款。”

“没地方。”

“村里担保,帮你流转土地。”

“没养过,怕亏本。”

“我请专家来免费指导。有难处,你只管找村里……”

不久,村里真的为他担保,将村里一座荒山流转下来。还为他申请小额贷款3.6万元,并带他到邻村学经验。   

回村后,陈忠买回500只鸡,当起了“鸡司令”。第二年,陈忠回了本,还多赚了3万元钱。脱贫后的他,又增养了1000只鸡。

“这一回,我下了苦功夫,每天看专业书,还向专家请教,边干边学。”陈忠说,人不怕穷,只要肯钻研,肯吃苦,就能致富。

而在上洪村大片的油茶地里,邓家海湾70岁的贫困户陈义本正在低头锄草。每天,他都会到基地务工,领工资。在村干部帮助下,他家里还养了12头牛、120只鸡,自己看病不要钱,家里孙子读书还有补贴。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以党建促脱贫是太和镇产业扶贫的一条重要经验。历经几年的扶贫攻坚,太和镇党委书记高建雄深有感触的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村支部建好了,贫困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就更有劲头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脱贫攻坚路上,太和镇党委以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贫困户能够在党的关怀下奋勇致富奔小康。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责任编辑徐森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