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新机具填补了我国芝麻生产空白!鄂州芝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再获新突破

09-27 21:19  

“轰隆隆……”9月16日,在华容区段店镇张湾村千亩优质高产芝麻种植基地,一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迅速将排排芝麻秆吞进肚里,粉碎的秸秆从尾部吐出回田。不一会儿,一大片芝麻地就收割完成,脱粒、清选后的白芝麻籽全都储存在粮仓,然后集中排放。这台联合收割机的亮相,立刻吸引观摩会代表的热捧。

网络配图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科研团队与我市农业部门、技术部门联合攻关,继育成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中芝78”、集成了芝麻“七合一”播种技术、高效防控技术和调控收获技术后,改制成功的适宜芝麻一次性收获的联合收割机,突破了芝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芝麻联合收获的空白。

都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但芝麻生产的机械化却一直是“老大难”,严重制约着芝麻种植面积和农民增收增效的“节节增高”。近三年来,我市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科研团队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芝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发,在芝麻品种培育、联合精密直播、高效防控、作物干燥剂调控收获技术和联合机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市分别建立了1500亩和900亩的芝麻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种植的“中芝78”,具有高产、耐密植、抗裂蒴、高油、适宜机械化作业等优良特性,经专家组测产,亩产达145.2公斤。并与中国芝麻油加工企业十强之一的燕庄食用油有限公司达成芝麻订单收购协议,形成“科技+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新模式。

“因常规芝麻品种植株高大、蒴果易炸裂等,难以适应机械化种植。我国其他地方有芝麻分段式收获,即先机械割倒、再人工捆扎、棚架晾晒、脱粒、搬运秸秆等,每亩还需2—3个人工,像这样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秸秆还田作业的芝麻联合收获技术,在全国是第一家。”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团队首席专家张秀荣研究员介绍说,芝麻联合机收关键因素为适于机收的品种,要株高适中,要求在160厘米以下,上下成熟一致、抗裂蒴等特性和适用的联合收获机械,机收损失率控制到有关标准以下。通过两年试验改进,品种和收获期调控基本稳定。今年对联合割机的改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割后损失符合小籽粒联合收割机损失控制标准。

据专家组测试,芝麻全程机械化可使芝麻生产成本从每亩700元左右降低到300元左右,亩节本增效400元。每小时机收芝麻达6亩,比人工收获每亩降低成本240元左右。芝麻团队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机收环节创新改造,将损失降到最低,又保证芝麻籽粒质量后,方可推广应用。

当天,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省科技厅、省农机推广总站、省农技推广总站以及河南、安徽等11省、地科研团队专家、安徽等地种子和加工企业、农业(机)合作社、芝麻种植大户近百人参加了芝麻全程机械化绿色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观摩会。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学文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