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世海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距今已百年有余。这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运动,爆发于武汉,席卷全国,并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推翻了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
鄂州毗邻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之地。在辛亥革命中,有名姓可考的鄂州籍革命志士就达百人之多,辛亥首义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就是其中一位。
彭楚藩
彭楚藩,生于1884年,原名谭藩、家栋,字青云,华容凉亭村人。幼年就读于私塾,致力经史,稍长后便能以诗文抒发大志。20岁时从事于家乡附近的广福寺私塾,阅读了《猛回头》《革命军》等进步书刊,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决意投笔从戎,为推翻清朝统治而效力。1906年应募入湖北新军当兵,因志向相投,很快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不久加入日知会,并被推为评议。他积极宣传革命,广交革命志士,为组织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11年初夏考入湖北宪兵学校,因勤于职守,成绩优秀被提升为宪兵营正目。不久加入文学社,后入共进会,任2个组织的宪兵营代表。9月,革命党人欲以文学社、共进会为基础以图大举,彭楚藩便以双重会员身份奔走、斡旋于文学社与共进会之间,进行联络和协调,力促其成,共谋大举。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筹建时,被推为军事筹备员,筹划起义工作,从此,其寓所进出的党人日益增多。为确保不误政事,全身心投入起义,故将妻儿安置回故乡,自己则利用职事之便,出入敌营,侦探秘密,为革命大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911年10月9日,因指挥部机关暴露,革命党人的文件籍册被搜出,清廷湖北当局立即宣布全城戒严,按名搜捕。彭楚藩得知此事,遂赶至指挥部与蒋翊武等人商议,决定夜半发动起义。不曾料到,清军警突然破门而入,彭楚藩等人当场被捕,面对主审官铁忠的审讯,他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义正词严地回答:“我既然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要杀就杀,何必多言!”表现出革命志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铁忠闻之,气急败坏,遂于次日黎明前,将彭楚藩与刘复基、杨洪胜押到清督署东辕门内杀害。
反动派以为恐怖的屠杀足以镇压革命的爆发,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烈士的鲜血浇铸了革命烈火,革命党人矢志报国复仇,决心拼死一战。10日晚,经过一夜浴血奋战,起义成功。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从而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嚣张气焰。
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将彭楚藩烈士的灵柩运回故里华容凉亭。因其祖上世居鄂城东门,后将烈士灵柩移至鄂城,安葬在古灵泉寺大雄宝殿后的山坡上。
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彭楚藩烈士墓为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纪念馆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有关部门将彭楚藩烈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论清明节或是平时,经常有党团组织、社会团体、学校师生、市民或游客前往凭吊祭扫,深切缅怀这位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1927年,当时的民国湖北省政府拨款在烈士家乡华容凉亭建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彭烈士祠”,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放火烧毁。抗战胜利后,地方政府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建,后因年久失修严重损毁。现在的彭楚藩烈士纪念馆是1975年在原祠附近再度修建,1979年正式建成的。1984年10月25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华容区政府将其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省人民政府将其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接待过港澳台同胞、省市领导和慕名而来的有关人员参观。
如今,彭楚藩纪念馆已成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