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家园——为鄂州留守儿童筑梦

07-30 08:41  

“我的梦想是当老师。”一名留守儿童在练习册上歪歪扭扭的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他们的暑期老师——大学生志愿者陈娟看到这样的一行字,不禁热泪盈眶。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是鄂州离市区最远的乡镇。往年,在这最热的天气里,一些孩子们只能孤零零面对暑假作业,漫长的暑假,他们想说话,可能没有听众;他们想请教难题,爸妈也可能不在身边;一个孩子在家里,安全也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在这个属于所有孩子的暑假里,最缺少知识充电以及情感慰藉的,就是这群偏远乡村的留守儿童们。

好在这个暑假,一所名为希望家园的好去处,开在了村委会、农家乐里;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孩子们的大朋友们也来了。7月下旬,记者随同团市委工作人员走访了其中的三所希望家园,看望这群大朋友和小朋友。

天山村的支教好闺蜜

在天山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每天都会涌进来一群孩子,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余雪妮、余文芳、涂思微,这三位来自不同院校的好闺蜜,在大一的暑假里,没有结伴旅游,选择了这里,选择了她们觉得最有意义的大学暑期生活。

“这些孩子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看管,去村子周围的水塘玩耍非常容易出事故,在这里就好了,我们既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功课,又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余雪妮说。

由于孩子们就读的年级不同,三位老师只能分别辅导,十几个孩子的暑假作业,可够这三闺蜜一阵忙的。不仅如此,她们每天还要为每个孩子搜集不同的练习题目,进行补充。

素昧平生,她们,把知识留给了孩子们,回报给她们的,是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图为天山村希望家园的老师正在辅导学生

沙咀村的“萤火”小分队

沙咀村的希望家园,这里驻扎着一支辅导员带头成立、名为“萤火”的志愿支教服务队。未进门,便听得到院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院子里,老师当守门员,孩子们踢着球,整个院子充满了孩子的笑声和青春的气息。

介绍了基本情况,辅导员何老师说:“我们除了日常上课,还会教孩子们折纸、唱歌、踢门球,让这里的孩子享受陪伴和教育。”何老师还介绍,目前,中南民族大学与南阳村已经建立长期志愿服务合作,每年都有志愿者来支教,这样一来,带给孩子们的,是长久绵延的润泽。

这里的教室和住所没有空调,没有娱乐设施,也没有手机网络,年轻的大朋友们每年在网络上“失联”十天,在最炎热的时候里和小朋友打得火热,他们乐在其中。



图为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老师陪学生做游戏

南阳村,希望工程里走出来的老师

相对于前两个服务点,南阳村的希望家园规模较大,有5位大学生老师和30多个学生。其中,一位叫陈娟的老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在去年还是团市委的受助对象。团市委学少部负责人张晶回忆:“去年,这个小姑娘十分腼腆,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性格开朗了很多,站在讲台上大方得很,今天看到她我很惊讶。”这是陈娟在希望家园当老师的第二个暑假,烈日酷暑,没有任何报酬,刚考完期末考试,第二天就回到了村子里。她将在这里坚守到八月底。

我们问她,为什么在这里,不出去打打工,做一份有报酬的事情?陈娟的回答很动情:“两岁半我的父亲就去世了,政府和老师们的关怀让我走到现在,所以我报了师范专业,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和理想,也算是一种报答吧。”这位希望工程走出来的老师,用三尺讲台上的朗朗书声,完成了书本里和情感上的反哺。



图为南阳村志愿者与学生的合影

这个夏天,原本只有蝉鸣的边远村湾里,大学生们的书声笑声像一朵朵夏花,在这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希望家园是他们守护留守儿童的乐园,他们在此筑梦。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 实习生 张晓敏 责任编辑 赵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