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陆地巡游 泽林街头拥彩舟

06-18 14:38  

陆地巡游 泽林街头拥彩舟

  每逢端午,热火朝天的赛龙舟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一项传统习俗。可是,你见过游“旱龙舟”吗?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的老百姓称这天为“大端午”,人们会将扎制的旱龙舟进行祭祀开光、打醮、朝舟、巡游和饯舟等祈愿仪式,纪念屈原。2014年,泽林旱龙舟以端午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含彩球的金龙,张牙舞爪,十分威武;长达7米的船身上,栩栩如生的神像一个个立了起来……端午临近,刘桂生正在家中加紧赶制旱龙舟。


  不久前,刘桂生被公布为该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整个旱龙舟分为龙头、中仓、大亭、小亭、龙尾、船底等8个部分,长约7米,高4米,重300多斤。我一个人做需要两三个月。”刘桂生介绍,旱龙舟分上中下三层,以“屈原”和“龙”为中心,72尊神像环绕。舟身下层有24名“水手”,象征着一年有24个节气;中层的12“花神”,代表一年12个月。


  “艾烟袅袅漫街头,旱地千人拥彩舟。沐浴春风祈祷福,归来精魄畹田稠。”龙舟制作完成后,先被放在泽林老街上有200多年历史的兴隆寺中。农历五月十五一大清早,老街上家家户户门前摆好香案、水果、腊鱼腊肉等祭祀品,迎接旱龙舟的到来。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锣鼓大作,8名船夫将旱龙舟从寺庙里抬出,按照“雨行有路,舟行有规,自下而上,自南而北”的路线行进。整个龙舟队伍由旗队、锣鼓队、抬屈原像队、抬龙舟队等数百人组成。所到之处,家家户户放起鞭炮,男女老少将花酒、茶叶洒向龙舟舱“祭送屈原”。中午时分,龙舟队伍回到兴隆寺。直到五月十八,龙舟都会放置在兴隆寺接受祭拜。

  泽林人为何对屈原如此怀念和敬重?泽林镇党委书记杜焕保介绍,古代泽林是一片沼泽,百姓一直被瘟疫困扰。屈原被贬流放途中,经过鄂州,多次来到泽林,教给他们挂菖蒲、喝雄黄酒、熏烟包等方式避瘟疫、祛病害。后来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消息传至泽林已经过了10天,人们悲痛不已,遂将五月十五至十八定为纪念日,通过划龙舟去祭奠、缅怀他。后来,地势变迁,泽林从泽国变成了旱地,泽林人遂改用旱龙舟巡游的形式纪念屈原。


  到了农历五月十八,经过和三天前相似的巡游祭后,人们抬着旱龙舟来到当年泪别屈原的泽林咀河滩上,进行最后的仪式——“饯舟”。众人一齐跪在舟前,头人点燃“天火”投向龙舟。仪式完成后,人们把焚烧后留下的灰烬扫到河中,将米饭撒至水中,表达对屈原的哀思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龙舟今年“化”了明年还可以再做,可是制作龙舟的手艺如何长久地传承下去?


  与前几年学徒寥寥不同,如今,村里有5个贫困户跟着刘桂生“做学徒”。“我们出台了文化扶贫的政策,鼓励贫困户给刘老帮工并予以补贴。帮工期间,也能向刘桂生学习龙舟制作技艺。”鄂城区委副书记夏鑫介绍,今年,鄂城区将举办首届泽林旱龙舟文化旅游节,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泽林旱龙舟的保护传承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