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王协桥和他的“开心农庄”

04-24 10:28  

每逢周末及节假日,位于华容镇肖叶村的昌明农业生态园里便游人如织。来自武汉、鄂州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垂钓、采摘、户外探险的乐趣。

生态园的创办人叫王协桥,附近的村民都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年满60岁的他本可退休坐享清福。可他偏偏在这个年龄选择再次创业。

年轻时候的王协桥是葛店镇姚湖村的村民,曾经在当地农科所当过技术员。改革开放后,他开始下海经商,从收废铁开始,到跑物流运输,再到创办砖厂,最后创立了葛店光明铸造有限公司。商海沉浮30余年,练就了他不断创新,不断求变的开拓精神。

“过去搞的是工业,现在转型做农业,跨度比较大,但是我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试一试”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协桥成立了昌明农业生态园,形成四大家鱼育苗、养殖、垂钓、销售、观光“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并向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平时农庄里长期固定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个,负责鱼池、果园的管理等工作,到了鱼大量上市和瓜果采摘高峰时节,就会多请些人,最多的时候达到60人”王协桥说道。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办农庄前期,我做过大量调研,去蕲春、江夏等地取经学习养鱼技术。但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同时受地理因素及洪水影响,前期我亏损了近200万元,”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王协桥说,“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出劳力也要动脑筋”是王协桥经过多年奋斗总结出来的一句格言。他说,做任何事情都力争亲力亲为,因为事情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它的难易,才能思考出更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农庄无论事情大小,他都带头做。

王协桥的女婿叶方元说,他们开始都很不理解老丈人转型创办农业生态园这个做法。因为搞农业投资大,见效慢。跟他原来办企业比起来要辛苦得多,老人整天日晒雨淋,1200亩的农场每天要转几遍,一年要磨破好几双鞋。

创业初期的损失和家人的不理解并没有让王协桥退缩,因为年过花甲的他更理解“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的含义。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乡村振兴战略”更使王协桥坚定了走“养殖+旅游”生态农业致富路的信心。今年1月,一家经过改造升级后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正式营业,王协桥精心地将生态园分为观赏区、餐饮区、垂钓区、采摘区。其中垂钓区全天候为垂钓爱好者提供垂钓服务,采摘区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瓜果成熟。餐饮区则以美味独特的鱼宴为主打菜,吸引了很多食客。王协桥决定重整旗鼓,在他的农庄大干一场。

“每当看到来农庄的客人在这里玩得开心,我就觉得很幸福,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协桥站在即将丰收的麦田里望着远方说道。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振亮 丁梦霞 李瑞 周云龙 实习生 温蕴菡 责任编辑 赵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