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期待G20“答疑释惑”

08-25 08:21   news.xinhuanet.com  

图为成都G20财长会议期间税收高级别研讨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西湖音乐喷泉。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随着G20杭州峰会脚步的临近,国际舆论对于此次峰会是否能够有效回应充满变数的世界,提出融入中国方案与世界期盼的全球经济治理之道充满了期待。外媒指出,从业已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G20贸易部长会议等“前奏”来看,加快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以及如何切实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等,或将成为此次杭州峰会的“重头戏”。

  增信心

世界经济正逢“多事之秋”。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尚未找到恢复的路径,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而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紧张加剧又使得本已艰难的复苏步伐雪上加霜。

也正因此,9月的中国杭州就被寄予了来自全世界的期待。

“中国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正值G20和中国的重要时刻。”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刊发《二十国集团观察》报告称,人们对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这一年寄予厚望。由于中国设定的四个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国应该利用它准备的主题来解释其对世界采取的经济方针,寻求激励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更好合作。要取得超乎寻常的成果,就需要中国把宏观经济讨论置于一个全面均衡的背景之下。

而当前这种“全面均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G20各成员加强了团结一致应对风险和问题的认识,减少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各国不断遭遇恐怖袭击、纷纷倾向于向内转而导致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需要解决的课题堆积如山。”日本《每日新闻》称。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题为《中国与全球化困境下的G20》的文章称,当前全球治理和各国内部治理的双重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的崛起。

郑永年在文中对于此次G20的愿景表示,“中国首先必须避开世界地缘政治之争的陷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利用这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有效消除地缘政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促成将人们的关切从地缘政治转移到商贸合作和发展方面。”

该文章指出,中国应当向国际社会强调,不能让民族主义泛滥。国家越开放,发展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发展起来。中国也应当强调自己要通过进一步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来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内部问题要通过内部体制的改革来解决,而不应当把它演变成民粹主义。对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要通过更加对外开放的方式来化解,而不应当演变成民族主义,要避免国家间的冲突,甚至是战争。

根据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2008年以来,G20国家共推出了3500多项新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中的81%现在仍然在执行。

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显然与G20的宗旨不符。“推动各国进行结构性改革——这是保证各国长期健康发展根本保证,也是中国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主导与会国达成共识,应对当前经济困境,不能过度依靠刺激政策,不能过度依靠药物治疗,必须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

“中国更可以大力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国是世界现行自由贸易体制的维持者和改进者。中国基本上已经通过内部改革同世界自由贸易体制接轨,并在现行体制内部扮演着重要角色。”郑永年指出,西方过去一直扛着“自由贸易”的大旗,现在没有能力再扛下去了,“自由贸易”同样可以成为中国的软实力。经济总量的增大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制定新规则的机会,更是在造就中国执行规则的能力。

“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中,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何种信号至关重要。如果中国的信号能够有更好的包容性,整个世界就会有更好的包容性。倘若世界要继续用隔离的政策,那世界经济就会变坏。”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表示。

  稳信心

立足于本国利益,中国有着不容置疑的动机来推动全球经贸减少可能导致摩擦的种种因素。不过,外媒对于“东道主”的中国究竟能否首先完成“对内”的结构性改革,继续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的信心,有着广泛的关注。

比如日本《读卖新闻》就报道称,7月在成都举行的G20财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虽然强调要实行结构性改革,但与会国对中国的改革前景抱有怀疑。

但是更多的声音持正面的看法。“尽管经济转型和改革带来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她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的去产能以及经济转型尽管有挑战很痛苦,但这符合各国广泛的利益需求,相信转型升级将推动中国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前行,让全世界人民受益。

在此前成都G20财长会上,路透社也报道称,长期以来对中国外汇政策多有批评的美国,似乎对中国近来处理人民币问题的态度感到满意。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对中国当局提高透明度表示赞许,并称人民币一直随着市场因素而动。

“中国把此次G20杭州峰会作为一次向外输送中国经济信心的重要机会,传递出满满的关于中国经济的积极信号,回应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布鲁金斯学会副总裁布鲁斯·琼斯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出现明显降速,此时G20正好为中国提供了提振外部经济信心的契机。

“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转型过程当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中国在这个时候担任G20主席国,并且提出创新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为G20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主任博兹库尔特·阿朗指出,“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目标,从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阿朗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在担任主席国期间,已经指出了创新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在杭州G20峰会日程上,已经体现出有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包括一些非常关键性的日程,一些未尽的事项和未协调的行动,也将在将来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和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磨灭的。而中国之所以能够给世界以“稳定”的期待,除了在解决产能过剩、稳定汇率方面的努力,更加离不开的是中国在创新方面作出的前瞻性的成果。法国《欧洲时报》刊文称,当人们还在争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命题的真与伪时,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清洁能源技术、无人控制技术等为特色的全新技术革命,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萌芽:中国自主研发出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领跑世界超算行业;中国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时有突破,为产业化做铺垫;在西方机构评选出的全球50家最智能科技公司里,百度和华为两家中国公司高居前十;苹果公司注资中国打车软件滴滴,共同发力智能出行……

“主办这次峰会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可加强其国际形象的机会,也有助于中国进一步采取努力,变成一个被外界认可的超级大国。”美国CNBC网站刊文称。

  树信心

一个“稳”字是中国给世界的答卷。这不仅仅是回应国际上对于中国经济成绩的关切,也是对G20未来将如何承担起协调和领导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重任的回答。

“中国正着手把G20峰会从礼节性会晤变成协调全球经济的有效机制。正如媒体所说,中国将绘制世界经济走出泥潭的路线图。”俄罗斯《独立报》称。

“中国担任G20主席国,为全球治理和大国关系问题搭建了桥梁。从根本上说,G20将为主要大国如何处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定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刊文称,就G20峰会议程的实质而言,中国此次担任主席国为思考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提供了良机。

“尽管全球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共同努力筹备货币和财政刺激举措的必要性却已变得更加迫切。虽然或许不应指望G20国家能够全都步调一致,但他们至少应该确保其政策能够符合所有人更高的利益。”英国《金融时报》称。退一万步说,就算各国政策制定者做不到步调一致,他们至少也需要正确理解彼此的意图。

“今天的G20在所有这些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联合早报》刊发郑永年的文章称,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合作论坛,G20的使命不仅是要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政策协调,防止金融危机的重演,也肩负推动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发展和实现国际发展的公正性的责任。

“如果这次峰会能够在反对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地缘政治过热,促进世界自由贸易和推进全球化方面取得共识,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极为有利的,就会是里程碑式的会议,并且也会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过程中的作用。”该文章称。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中国将“利用主场优势,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委员皮埃尔·莫斯科维奇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也谈到,中国可以借助G20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指出,“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快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改革,特别是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基于规则和多边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

简而言之,G20杭州峰会将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前景给出什么答案?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