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18年农户种植意向调查分析

©原创   12-29 17:19  

为及时了解掌握我市农民2018年种植粮、棉、油等农作物意向,近日,鄂州市物价局成调分局近期对鄂城杜山镇、碧石镇、华容区华容镇、庙岭镇、段店镇、蒲团乡等20户农调户2018年粮、棉、油等农作物种植意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8年调查户平均耕地面积略减,其中,中籼稻、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早、晚籼稻及小麦播种面积减少。

一、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及原因

据调查,2018农调户户均耕地面积186.14亩(规模户7户),比2017年的182.39亩减少3.75亩,减幅2.56%。户均播种面积为185.98亩,比2017年户均实际播种面积181.60亩增加4.38亩,增幅为2.41%。

(一)粮食作物面积略减。受调查的农户2018年户均粮食作物预计播种面积为140.92亩,比2017年的实际播种面积140.92亩减少2.18亩,减幅为1.55%。其中,早籼稻预计户均播种面积3.13亩,比2017年的3.6亩减少0.47亩,减幅13.06%;中籼稻预计户均播种面积78.07亩,比2017年的58.41亩增加19.66亩,增幅33.66%;晚籼稻预计户均播种面积2.76亩,比2017年的13.81亩减少11.05亩,减幅80.01%;小麦预计户均播种面积51.11亩,比2017年的62.26亩减少11.15亩,减幅17.91%;玉米预计户均播种面积3.64亩,比2017年的2.75亩减少0.89亩,减幅32.36%;豆类预计户均播种面积0.02亩,与2017年的0.06亩减少0.04亩,减幅66.67%;薯类作物预计播种面积0.01亩,与2017年的0.03亩减少0.02亩,减幅66.67%。主要原因: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传统种植模式改变,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种植品种多样化、特色化,如增加瓜果、大棚蔬菜、甜玉米、湘莲等发展。

(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加。2018年预计户均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10.12亩,比2017年的6.95亩增加3.17亩,增幅为45.61%。其中油菜籽预计2018年户均播种面积9.88亩,比2017年的实际播种面积6.79亩增加3.09亩,增幅为45.51%。花生预计2018年户均播种面积0.24亩,比2017年的实际播种面积0.16亩增加0.08亩,增加50%。

(三)棉花播种面积增加。2018年预计户均棉花播种面积为3.10亩,比2017年的2.45亩增加0.65亩,增幅为26.53%。主要原因:棉花种植都是一般户,少数调查户在2017年因价格较低没有种植,2018年准备重新种植。

(四)蔬菜、瓜果面积减少。2018年预计户均蔬菜、瓜果种植面积为7.43亩,比2017年的6.71亩增加0.72亩,增幅为10.73%。

(五)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18年预计其他农作物户均种植面积26.59亩,比2017年的24.57亩增加2.02亩,增幅8.22%。主要原因:规模户因粮食种植收益降低,2018年调整种植结构,改种湘莲等面积增加。

二、几点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农民种植模式在发生转变,耕地在逐步向规模户转移,规模户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并能根据农产品市场行情调整种植结构。因此建议:

(一)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益。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适当调整早、中、晚稻种植结构,推广种植有机稻和优质稻。逐步降低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的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淘汰劣势品种,同时开发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且比较效益好的新兴经济作物,降低种植风险,提高附加效益。

(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生态农业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沼气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创建等项目建设;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健全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服务功能。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经营权反季节流转和代耕、代种服务。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公司+基地+种植大户”的模式,提高农户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和维修力度,重点支持农田水利、标准化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晒场、储运、加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大中小型水库、塘坝和排涝水泵站改造的投入,增强农业抗洪抗旱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通过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网络等新型媒体及时发布预警,提高农民防控病虫害的主动性。

(五)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着力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相关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销售市场。大力推进农工、农旅、农贸,农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扩规做强,实施品牌兴农战略,重点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品牌建设提供一站式的线上交易服务,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深入实施扶贫增收工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政策、学会经营、懂得管理、提高文化、掌握技术,提高农民的专业化、社会化职业技能,实现农民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