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塞罕坝林场景色。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陈溯)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世界最大人工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地球卫士奖”。中国国家林业局有关方面负责人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尽快推广塞罕坝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北方地区真正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
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4日至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公布“地球卫士奖”是大会一项重要议程。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6个获奖名单,其中,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莽莽荒漠变成郁郁林海,赢得了“激励与行动”奖项。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浑善达克沙地前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1962年建场以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营林护林,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同时,这片林场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释放了545000吨氧气。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之所以把“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是因为联合国看到了中国人在修复环境方面的努力,超过三代塞罕坝人,让荒漠变成了绿海,创造了奇迹。现在全球荒漠化还很严重,塞罕坝人工林种植经验,值得向全世界推广。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国家林业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秘诀。
一是持之以恒,发扬钉钉子精神。除了河北塞罕坝,近年来,中国林业建设涌现出了福建长汀、浙江安吉、库布其等一批典型,这些林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成功。
二是规模经营,全面提升林业集约化水平。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必须有一定规模才能形成自我调节、稳定平衡的系统,才能有效发挥生态功能。多年来,塞罕坝林场坚持规模化发展,已成为生物多样性富集、森林结构完善、森林环境优美、森林功能强大的区域。
三是坚持森林经营,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多年来,塞罕坝人坚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孕育出青山绿水。
四是必须坚持造林与产业脱贫相结合。塞罕坝林场坚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经济模式,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产业,每年提供临时社会用工超过15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每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该负责人表示,必须把塞罕坝模式作为重要经验来推广,尽快在三北等生态脆弱地区和大江大河源头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移民迁出区、土地综合整治和矿区复垦区、耕地严重污染区,城市和城郊地区,新建设一批经营面积百万亩以上的规模化林场,在中国北方地区真正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高环保奖项,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那些为改善环境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责任编辑 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