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文明 ——鄂州推进“厕所革命”观察

12-05 22:20  

12月5日,记者在长港镇峒山村看到,曾经随处可见的旱厕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田园风格生态旅游厕所。

6月起,该村启动5个小组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动350户村民自主拆除露天旱厕,采取补助的方式推动改厕入室。同时,投入160万元,在村湾内选址新建6座生态旅游公厕。

在施工现场,峒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建军说,目前,生态旅游公厕已完成地下污水、雨水管网铺设,正加紧建设污水处理末端,12月底可投入使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契机,围绕“百姓方便、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

目前,我市主城区已实现消灭旱厕的目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4年的67%提高到今年11月份的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4月,湖北省旅游委通报全省46个最美旅游厕所,凤凰广场旅游厕所、西山公园旅游厕所、梁子湖区新屋纪湾生态旅游厕所榜上有名。

厕所也是形象

“这是厕所?我还以为是个景点!”2016年2月16日,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厕所革命在提速”中央媒体湖北采风活动组,来我市采访旅游厕所建设。

素白色墙、大红木窗、青琉璃瓦覆顶,这座汉代宫殿造型的古朴建筑,与西山周边的青竹绿树相得益彰,水声潺潺中自成一景,很难想到这竟然是一座厕所。

20多名中央媒体记者赞叹不已,纷纷拿起相机拍照。

走进去,厕所内装饰简约,干净清洁,内燃袅袅熏香。小便池有挡板,充分考虑了如厕者的隐私,蹲位挡板上安装可以悬挂提包和衣物的挂钩,更显人性化。

厕所虽小,却代表城市的形象文明的窗口。

2015年,国家旅游局掀起“旅游厕所革命”,对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线路等地旅游厕所进行专项整治。

市旅游局从鄂州历史文化、景区和游客需求的实际出发,聘请市规划设计院、武汉科技大学叶云教授两个团队,分别对全市改建、新建旅游厕所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编印《鄂州市旅游厕所设计效果图集》,设计建设“乡愁地”和“三国风”两大系列旅游厕所。

主城区凤凰广场、莲花山风景区、西山风景区等地的“三国风”系列旅游厕所展示了三国时期吴国都城特色;万秀村、新屋纪村、余湾村等农村地区的“乡愁地”系列旅游厕所,用料多为木材,大气简约,体现了自然淳朴的山水乡村风格,着重展示生态文明。

12月3日,在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秀村,一间间漂亮的乡村厕所引起从武汉前来乡村游的张女士一家好奇。

她感叹道:“真没想到万秀的风光这么美!真没想到乡村厕所这么干净!”

“新式农村厕所充分体现了生态理念,运用了现代科技,比如选址建在靠近湿地的斜坡上,沼气池建成密封式处理粪便,无蚊虫,闻不到臭气。”

万秀村厕所的设计者叶云教授说:“经处理后的粪便先排放到湿地,再灌溉农田,实现循环利用一体化;利用当地的竹子和石材做建筑材料,既节约成本,又富有乡土气息,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厕所的整体高度略低于民宅,充分尊重当地农村的习俗;外墙用圆形竹筒,吸引鸟儿筑巢,增加趣味性。”

从2015年至2017年,市旅游部门分别争取20座、44座、50座厕所改造列入当年国家旅游厕所新建和改扩建计划。

市旅游局发展规划科副科长李杜红介绍,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年底将在全市AAA级景区实现全覆盖。

厕所建漂亮了,管理能否跟得上?市旅游局强化对景区厕所的检查、考核,力促管理到位。对A级以上景区厕所不达标的,坚决一票否决。

厕所就是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曾经,城里人到农村做客,最不习惯的就是上厕所,无处下脚,臭气熏人,只能速战速决。

随着我市推进“五城同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厕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鄂州经济开发区旭光村地处长港北岸,10个村民小组有9个与长港毗邻而居。怎样把长港沿线打造成美丽的生态走廊,让村民住得安心、舒心。

从2014年6月开始,一场以村庄整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大会战”在旭光村打响。4组的肖功灿、汪自新、汪自田、汪超云等老党员主动拆除自家旱厕。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肖斐恬、李桂芳也由最初的反对变为主动要求拆旱厕。

随着干净、卫生、整洁的水冲式公厕的出现,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迎来众多的慕名参观者。

“农村改厕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措施,既能改变村庄面貌,还能有效防治各类疾病,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市爱卫办主任赵德荣介绍,“在2015至2017年度创卫周期,我市把消灭旱厕、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作为‘硬仗’来打,成效十分明显。”

市创卫办以市政府的名义科学分配年度各地改厕任务。加强宣传教育,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农村改厕的目的、意义及作用。开展检查督办,推进各地改厕进度。邀请省市专家到乡镇、村,面对面、手把手地对群众进行35次技术指导,营造“千家万户齐动手、人人参与改旱厕”的良好氛围。

区、街办、乡镇下大力气抓旱厕改造,明确目标,倒排工期,扎实推进。经过攻坚,太和镇、华容镇、杜山镇、泽林镇和鄂城新区、鄂州经济开发区等地共拆除3000多座旱厕,新建464座、改造597座厕所。

2016年10月14日,国家爱卫办第一次暗访太和镇后,给出了“旱厕林立”的反馈意见。该镇知耻而后勇,强力推进改厕,共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拆除旱厕386座,新建公厕203座,改建旱厕178座。

市农委能源办将建沼气池与农村改厕所、改厨房相结合,与建生态公厕相配套,今年已建成200口沼气池。

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共完成17700座卫生厕所的建设。改厕资金采取各区、街办自筹及市政府补贴方式,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

厕所还要升级

有统计显示,每人每天上6至8次厕所,一年约2500次,一生中约有3年时光在厕所度过。

那么,厕所是否仅仅只是厕所。

今年,由市政府投资100万元,对具备条件的27座环卫部门直管公厕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残疾人如厕。

目前,由市市容环卫局直管的公厕有72座。记者从该局了解到,在对直管公厕进行分类管理,持续推进提档升级的同时,他们注重从人性化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功能,方便特殊群体如厕。

展望2018年,该局将推行公厕管理所长制,进一步压实责任,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市市容环卫局局长程亮介绍,他们还将借鉴贵阳等地经验,围绕标准化、功能化、数字化等目标,推动直管公厕向综合服务体的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公厕管理、运营的市场化道路。

按照全市新三年“旅游厕所革命”行动计划(2018—2020),未来三年内全市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3座,其中新建95座,改扩建8座。

到2020年底,我市旅游厕所将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档次明显提高,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建设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家、省级要求。

“按照要求,到2020年,各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90%。”赵德荣说,我市正按照每年每个区改造不少于2000座旱厕的进度推进,有望提前实现这一目标。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童庆 责任编辑陈振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