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清晨六点,在汀祖镇李坳村,饶晓鹏推了推睡意正浓的妻子董娇英。“我想起来。”
“天冷,起这么早做什么。”
“我想去店里,赶早集的人要来买东西的。”拗不过饶晓鹏,董娇英帮他穿衣服,扶他上轮椅。
饶晓鹏在电商超市里上货。
在洗漱声、做饭声中,饶家热乎的一天又开始了。董娇英看着丈夫出门的背影,眼眶红了,她知道那顶沉重的“帽子”如今已真正摘掉。这样的日子,她盼了七年。
“本来日子挺好过的,结果一跤摔成了贫困户。”现在,饶晓鹏能轻描淡写地谈起2010年的那场事故,他打工时从高空摔下,高位瘫痪。
“老饶好强得很,没瘫之前都是我们接济别人,轮到自己伸手找政府要,他心里难受,但没办法。”为了生活,董娇英推着丈夫拿着各种证明,一次次地“揭伤疤”,只为多要点补贴。慢慢的,他们接受了这种日子,在多方帮扶下,他们“摘了帽”。可是,这个家越来越冷。
“他经常坐在窗前,一天不说一句话。”看着丈夫日渐颓废,董娇英偷偷地抹泪。“我们这里原本是省市级贫困村,大家都穷,还觉得没什么。后来,村里建了养鱼基地、蔬菜基地、水稻基地还有油茶基地,好多以前条件还不如我们的人,到基地去打工,赚了不少钱。可我们怎么办,没有劳动能力,扶都扶不起来。”绝望的阴霾笼罩着他们。
2016年12月26日,村支书李朝阳找到饶晓鹏,“村里要做个电商超市,这是咱们村第六大脱贫产业。第一年免租金给你用,你把超市做好,以后发展电商,把咱们村里的优质稻米、鱼产品、有机蔬菜卖到全国各地去,你干不干?”“干!”饶晓鹏没有犹豫,他明白这样“坐着就能赚钱”的方式,是大家为他量身定制的扶贫方案。在各界帮助下,饶晓鹏顺利地申请到小额扶贫贷款,一个星期以后,饶家超市开业了。
“论守店子的功夫,没一个人能比得上我,生意好的时候,我一个月能守得三四千块钱。”恢复乐观的饶晓鹏自我调侃,“以后搞电商,用不着跑腿,就能把货卖出去,成功的关键就是得像我这样有耐心、坐得住。”他参加了电商培训,琢磨着要把村里的农副产品推销出去。
“就你想法多。”董娇英边给饶晓鹏按摩腿边嗔怪道,她眼神里是满满的欣慰与幸福。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蔓 责任编辑 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