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引得大江南北无数父母儿女泪光点点。8月31日,北京市审议通过“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鼓励用人单位给员工放“孝老假”,引发广泛关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随着中国渐入老龄化社会,这一传统被赋予更为深广的内涵。根据今年1月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比例15.5%。如何为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营建更为友好的社会环境,考验各相关部门的智慧。
近年来,我国通过养老、人口等政策制度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从近期一些工作部署亦可见一斑: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中央深入部署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9月1日《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致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保驾护航;8月31日北京提出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对试点住房抵押养老、交通枢纽设置老年人等候专区等作出明确要求……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休闲旅游、保险金融等在内的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机。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与旺盛的消费需求,老年人产品服务市场发展明显滞后。除了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老年人文化娱乐与精神需求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大力完善老年人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银发产业迫在眉睫。
当今社会敬老爱老,除了物质生活保障与文化休闲服务,亲情关怀精神慰藉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由于距离远假期少、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很多子女与父母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此番北京提出“孝老假”引发争论正是击中这一痛点。
不少网友认为,带薪休假对不少人还只是纸上空文,限于鼓励层面的“孝老假”推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只有有效解决不少企业员工不敢休假的问题才是根本。事实上,年休假也好,探亲假也好,只有结合我国公众休假的具体现实,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以完善的制度安排切实保障公众休假权,才能让更多老年人更好地乐享亲情关怀。
每个人都会老,通过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全方位打造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方兴未艾。(张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