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街道社区纳凉点功能真不少

09-02 08:45  

古楼街道立足居民群众所需,深化服务形式,着力拓展居民纳凉点建设,从七个方面提升服务居民群众的质量和内涵,积极创建群众最满意的纳凉点。

“两学一做”的示范点。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细化深化到各村、社区的纳凉点建设中,7月份围绕抗洪救灾、8月份围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街共有126名退休党员、47名流动党员、11名大学生党员和16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做到基层党建工作全覆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宣传政策的新视窗。街道坚持推行政务信息全公开,在各级纳凉点建设政务信息公开栏15块,及时公开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民政优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抗洪救灾等政策法规和动态事项,做到全公开、应公开和及时公开。在公开公示的基础上,各村、社区分别安排一名专职政策解读员,切实帮助群众答疑解惑,避免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流于形式。

社情民意的收纳箱。在街道机关和村、社区纳凉点设置群众意见箱和服务意见簿,广泛接受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实施带班值班制度,街道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在纳凉点值班,各村、社区“两委”成员轮流坐班,便于倾听群众意见、解答群众咨询、化解群众疑难,搭建与群众之间无障碍的交流沟通桥梁。截至8月底,全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4条,涉及城市管理、计划生育、低保申请、教育资助等事项。针对各事项的职责权限,街道分别落实专人跟踪处理,事项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很高。

灾后重建的爱心屋。自遭遇98+大洪水以来,街道着力加强纳凉点建设,在纳凉点内设置救灾临时疏导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床铺、衣物等应急物资,供受灾转移安置群众使用。同时,街道集中筹措专项救灾安置资金10万余元,用于购买矿泉水、方便面、盒饭等生活急需,保证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全街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2户48人,投入住宿、口粮、饮水、衣被救助6339元;紧急生活救助134户330人,发放救助20664元。

精准扶贫的先手棋。结合全街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在各级纳凉点公布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精准脱贫有效举措,让群众切实掌握扶贫动态。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与群众之间零距离接触的有利条件,详细了解扶贫对象的所需、所盼、所求,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贫施策的扶贫攻坚责任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通过信息的收集、症结的分析、出路的规划、项目的联系、技术的培训、资金的帮扶等有效举措,确保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2016年上半年,全街各级扶贫包保责任人走访慰问扶贫对象2350人次,脱贫104户263 人。

信访维稳的减压阀。把纳凉点作为基层信访诉求代理点,各村、社区“两委”成员切实履行信访维稳第一责任,善于倾听群众心声,善于解决群众诉求,按照职责分工和人脉关系情况,主动对接群众信访诉求,落实包保和包案。针对特殊时期和重要节点,抓住重点人群,认真排查拆迁安置、城市管理、社会救助、民事纠纷等突出信访矛盾苗头,推进重点疑难问题解决和化解,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大局。近期已有效化解了五里墩村拆迁户安装天燃气、庙鹅岭村拆迁安置分房、花仙子夜市疏导整治、某快递分包商意外死亡等重大信访纠纷事项。

服务群众的直通车。立足居民群众实际,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手续、前移服务关口,在纳凉点设置便民服务“直通车”,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为居民群众提供计划生育、失业就业、低收入证明证件等事项的办理服务。按照省、市简证放权相关规定,全面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承诺办理、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协议代办、送证上门等服务举措,让群众舒心办事,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效能和群众对街道工作的满意度。2个月来,“直通车”先后为23人次提供一站式服务,群众明显感觉到来街道办事更快捷、更简便、更贴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