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建设美丽乡村记得住乡愁

07-21 20:51   云上鄂州  

九十里长港静静流淌,翠绿峒山悄然换装。四年过去,一条美丽之路在峒山的田野延伸,一抹浓浓的乡愁在人们心中微漾。

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港镇峒山村,在村社区服务中心与部分村民亲切座谈。

“建设美丽乡村,是要为乡亲们造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特色种植要搞好市场调查,千万不能盲目种植。”总书记的亲切话语如昨如新,深深地刻印在村民心中。

  峒山社区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吸引了全省干部群众前来参观。

 

小康路上不掉队
小康路上不掉队

 

2016年7月1日,是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又胜无比高兴的日子,他进京捧回“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的奖牌。“在颁奖仪式上,又见到了总书记。”他兴奋地说。

奖牌的背后,蕴含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小康之路怎么走?峒山村召开党员大会,用创新思路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村党总支、村委会、农业发展公司“三管合一”的管理模式,让集体经济有了活力;反包、入股、分红、出让、对换等措施盘活了这片土地,让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有了基础,小康之路有了方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什么?看老乡对改革的成果有没有获得感。改革不是改掉村民的饭碗,更不是让富余出的劳动力先失地后失业。

引导富余劳力转型是关键。方向阳是参加与习近平总书记座谈的村民代表之一,也是转型的见证与亲历者。

  社区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方向阳是峒山村火炬二队村民,“火炬的水面比较多,一二十亩的鱼塘是每家的养命塘。土地集并流转,大家担心手中没有地,将来的日子怎么过?起初,有些抵触情绪。”

不过,在不长的时间里,大家很快度过了心理阵痛期。脱离对土地的依赖,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新的发展空间。

“村镇联合搞劳动力转移培训,有的人到金牛管业、顾地塑胶打工,当上了产业工人;有的人在规模农业中找到商机,买了农耕机,搞起农业机械化服务,一年收入10多万元;有的拉起队伍,搞装潢,到城区买了房。”方向阳说。

弃老路,走新道,机会多了,收入高了,村民们重新找回了自我。

  村民文化演出队舞动快乐生活

到目前,峒山村共流转土地5100亩,建起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村集体年经济收入由过去不足5万元提升到28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45万元。

7组村民徐淑琪,是当年参加座谈的妇女代表。“土地只能流转,不能流失。座谈时,总书记的这句话,我记得最牢。”她说。

四年了,徐淑琪家的变化不小。家里的20多亩地变成了华中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示范基地中的一部分。华中农业大学在峒山村流转土地1500亩,搞教学科研示范基地。

到了收割季节,徐淑琪的丈夫开着收割机到太和、金牛沿线割稻收麦。徐淑琪则在家门口变成了农业技术工人。连续三年,她在华农基地做辅助性工作。

 

“协助数据采集。比如,油菜考种,采集油菜的主花系、角果数、分枝数、角果粒、角果长度这些数据。”徐淑琪说,“看这形势,我们的土地肯定不会流失,只会长庄稼,不会长房子。”

地还是原来的地,人还是原来的人,种地的心情却大不一样。基地上班、自留地种菜、村广场跳舞,徐淑琪有了自己新的作息规律。

守望家园  收获幸福

家园,成为农作物试验数据采集熟手的同时,徐淑琪也在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收获幸福,村民程松林的感触更深。四年前,总书记走出峒山村社区服务中心会议室的时候,特意回头微笑着对他说:“老程,很幸福!”

的确,老程很幸福。

“那次座谈,总书记问我,孩子在哪里读书?我说,大姑娘在中科院读研究生,二姑娘上北大,学的是卫星通讯。总书记高兴地说,国家需要高科技人才。”程松林回忆道,“后来,大姑娘在北京成家立业,二姑娘毕业那年投简历找工作,两天便搞定,在武汉光谷从事卫星通讯技术开发工作。姑娘当时还笑我瞎着急,国家需要人才,还怕找不到工作?”

 村民在生态葡萄园里喜摘葡萄

如今,孩子不用老程操心了;住的环境变美了,绿化、卫生、垃圾收集,峒山社区样样不比城里差。村企联合,一项在全村建公园式园林景观的计划已开始实施。

下个月,程松林年满60岁,“参加社保,我们可以领养老金,不为养老犯愁,每月有1000多元,老伴早就开始领了。村里还有自己的幸福政策,孩子考学、60岁以上的老党员、70岁以上的村民,都有奖有补贴。”他说。

现在,家里还有3亩自留地,程松林在那里种菜、栽苗,自由耕耘心中那缕抹不去的乡愁。

有乡愁的地方,就有牵挂,就有家。乡愁,是回家的路标。

(全媒体记者 李洪江/文 方仲华 叶雁翅 戴曾婕  闵佳杏/图  责任编辑陈振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