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莫嫁芦洲湾,刀剁钝来盆剁穿”。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反映了旧时芦洲湾人民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芦洲湾,古代也称荒五里,据《武昌县志》载,当年伍子胥叛楚,是在这儿渡江逃走的。就现在的地形来看,沿粑铺大堤一线,上起“鄂州市精神病医院,下至接龙寺(钮墩过铁路涵闸洞)。这个湾子是多姓融合而成的。据徐姓人介绍,此处居住较长的有周、张、姜姓,祖籍都是江西,明、清时迁居湖北,如张姓,于清末由燕矶搬来此处。再就是郑、徐、杜等姓人原住黄冈得胜洲,由于江水改道,江岸崩溃,于1956年后逐渐搬到此处。查徐姓宗谱,徐姓人祖籍江苏丰城县蟠桃镇,是唐朝徐茂公的后裔。先祖韬公徙居江西饶州,明朝年间,应辚公举家西迁黄州府黄冈县得胜洲,1956年,得胜洲及江南原属黄冈县管辖地划归鄂州后,徐姓人于当年全部搬入芦洲湾。
芦洲湾当时盛产芦苇,因此,当时住在这里的农民们,一边砍芦苇,开垦良田,种植五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充分利用故有资源,将芦苇眉子破开,锤平后织成一张一张的芦席,既可以盖房子,又可以拿去换盐、换农具。因此,整个芦洲湾日夜都响着“噼噼啪啪”的锤芦声,家家户户忙着织芦席。解放后,芦洲湾早已是一片肥沃的田园,但人们的手艺却不愿丢,上世纪六十年代,芦洲人还从湖南岳阳、湖北洪湖、监利等处购回芦苇,组织社员们织芦席,作为一种副业增加收入。据我所见,会织芦席的高手,一天能织十几张四尺来宽、六尺来长的芦席,但人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天到晚盘腿坐在地上,弯着腰,两手灵巧地编织着,腰酸背痛,裤子磨破了,手上划出一道道血口子。他们用勤劳与汗水,用聪明与智慧编织着生活,编织着一件件精湛的艺术品。大概是1973年以后,芦洲湾人织芦席的事才渐渐消失。
如今,芦洲湾人平不到三分地,主要靠进城务工,但生活水平却大有提高,几乎家家都住上了楼房,而且都能和睦相处。(作者 柳 直)
小资料:芦洲湾属临江乡芦洲村,有4个村民小组,200余户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