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籍红军王志武的长征故事

08-30 20:3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红军长征太伟大、太神奇了!近期,笔者查找鄂州老红军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鄂州籍和在鄂州工作的老红军共人,一直坚持到会师的有人。其中,王志武、刘仁保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是党的高级干部。据曾在梁子湖区工作的老领导说,没留下姓名的鄂州红军大约上百人,多数是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带去的。笔者如获至宝找到了年前王志武回忆长征的口述史手稿,万多字一天看完,自己好像随他重走了一次长征。

王志武是跟着贺龙、任弼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从湖南桑植开始长征,日夜兼程,有时走“Z”形,有时绕“S”形,前进之路十分曲折。

被敌人追赶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敌人围困万千重———前有荷枪实弹阻挡,后有铺天盖地的追兵,上有敌机轮番轰炸,险象环生。

王志武亲历湖南大庸河强渡,河对岸有20多座敌人的碉堡,大庸河水流湍急,后有追兵,上面敌机整个白天轮番轰炸。在这种险境之下,英勇的战士们一面奋力阻击追兵,一面组成十几个3人小组渡河攻打敌人的碉堡。每个小组扛重机枪一挺,边抢渡边射击,主力部队每班人手挽手快速前进,靠近敌人碉堡时,立即以集束的手榴弹往碉堡眼里扔,敌人的碉堡一个个飞上天,全歼了守敌。全军冒着敌机的轰炸,在前后5个多小时的奋战中,甩掉了大部分敌人的追捕。

我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首先要守住对岸的阵地,到晚间,我军渡河,后勤部队、红小鬼、伤病员和骡马先过,然后大部队再过,到次日黎明,全军渡河成功。连队指导员郭开春和王志武在最后作撤退掩护,天刚亮,从树林里跳出几个敌人狂妄道:“缴枪不杀!”郭指导员沉着机智地从身上取下驳壳枪套,朝敌人扔去,敌人以为是手榴弹,慌忙卧倒,后来没有听到爆炸声,又看见地上的“驳壳枪”,就一起去抢,就在此时,一连3发急射,5个敌人同时倒地。这一小仗还收获了几杆大枪和几袋子弹。

据统计,王志武所在部队长征行军368天,15天打大仗,其中夜行28天,几乎每天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2长征路上,王志武曾一度被抽到队里当队长,遇到走不动的伤员,让他们骑马行一段路,再轮换下来走一段;给他们挑枪,一挑就是七八杆枪,团宣传队也为伤员说快板、跳秧歌、讲革命英雄故事。一路上,饥寒交迫,伤病叠加,有因病重或饥饿默默倒下的,一般就地掩埋,默哀3分钟后才慢慢离去。

在回忆录中,王志武写道,有一次,他看见一个连排级的干部又病又伤、骨瘦如柴和有气无力,他们坐在路边吸吮着一根羊腿骨,旁边还有一位小通讯员流着泪在劝说:“不要吸了,这骨头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呢,您看都成褐色了。”见他依旧不松手,王志武马上将自己的炒面倒给他,他却坚决不要。扶他起来走,他连说:“走!走!”可脚根本就站不稳,摇摇晃晃又跌倒了,但他用手斜撑着仍然站起来了,可是不一会儿,他两眼上翻,咽了气,手里还紧紧抓着那根羊腿骨。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才知道他叫杨凡,是个排长。

王志武所在连队的管理员胡永厚就牺牲在他的背上。这人忠厚,成天笑容满面,任劳任怨,做事有条不紊,为人特好,大家称他为“胡麻子”。

部队进入西康省时,胡永厚患上了痢疾,但他仍坚持工作,人一天天消瘦,让他骑马,他却不坐,非要让给其他伤员不可,还说上下马不方便。他的干粮也舍不得吃,王志武只好强行背着他走,走半天他醒了,说什么也不让人背,并要求王志武去追赶部队,否则会面临危险,人在垂危想到的都是别人,心中一阵阵酸楚,不由分说,王志武再次背起他就走,谁知他竟然在王志武的背上永远睡着了。

还有与王志武搭班子的连长陈芳云,负伤15次,右手残疾,身上有2颗子弹未取出,英勇善战,后担任决死纵队支队长。还有一连连长龙太保、营长付传佐、团参谋长高国利(22岁)等都牺牲在血泊中。

想起这些亲密战友,王志武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3王志武部队走了7个月才到云南丽江,这里又是茶马古道上的繁华城市。当时2个县守敌都撤离了,县城让红军不战而过。

为了不惊扰纳西等少数民族的人民,部队规定一律绕城而过,只能在城郊野外宿营,除了指挥部和为部队买菜人员进城外,其他军人一律不准进城。

丽江与西藏交界,正在玉龙雪山脚下,夜晚很冷,战士们睡觉时,顾了头就顾不了脚。

遇到雨天,用3支步枪扎成三脚架,再把被子放在枪上盖起来,4只被角用绳子捆个活结,用脚蹬住,他们背靠背地睡,这样上身淋不湿还能互相取暖,不足的是腿缩着很不舒服。

人民看在眼里,对红军的敬重记在心上。

一位老先生说:自从盘古开天地,只有百姓怕军队,没有军队怕百姓,唯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纪律严明“怕百姓”。这里的百姓主动参加红军还不少,到路边送糖水给战士们喝,后来穿越雪山草地真亏了少数民族红军兄弟当向导。“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铁的纪律是红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小胜到大胜的法宝;纪如铁是红军制胜的根本保障。

王志武还在回忆录中写道,红军所到之处,必须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烧地契和建立苏维埃政府,取消捐税,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开仓放粮、处决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筹款6万多元,一天自愿加入红军就达800多人。

在石鼓过金沙江,人民自觉动手砍树、伐竹和献木料,不分昼夜、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几十个木排再用竹绳一个个连起来,仅十几个小时就架起了桥,第二天拂晓,部队全部渡江完毕,敌人的阻击部队也消失了一个团,我军进入藏族人民的中部地区,才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包围。

4红军为人民还体现在部队内部官兵平等和谐、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红军亲如一家人。

王志武写道,一天夜行军,天阴冷漆黑,人滑倒后脚被摔跛了。营长付传作看见肿得像冬瓜的脚,十分着急,非要王志武骑他的马不可,王志武坚持说“没事”!就这样,咬咬牙,坚持走了2天,又一次跌倒,最后硬是被营长强行扶上了马。

由于要避开敌机,必须走走停停日夜兼程。为了做到放马、睡觉两不误,只好将自己的行装、枪支和200多块银元公款袋捆在身上,再将马的缰绳拴在自己的脚上,马边吃草,边拉着王志武睡觉。醒来时已是晚上,部队走了好几个小时,只好追赶,大约22时左右才回到部队。战友们将热饭、热菜、热水留着,自己一时流下了热泪。

过草地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不知名的野菜,有毒无毒,首先是干部吃,然后才让战士们吃。牛皮及牧民丢弃的皮鞋等拿来煮野菜,加点盐或糖,便成为高级享受,还会邀请相邻战友来会餐。

大家同甘共苦,整个部队就像一个人一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部队首长特别关心战士们学文化,要求每个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每个连队设有专职文化教员上课,每天在地上写几个生字,行军中,各人将自己不熟悉的字写好贴在前面战友的枪托上,边行军边学习。团长还经常到连队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

长征是一所大学校,此话一点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