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理“套餐”变多元“自助餐”

05-19 15:42  

5月7日,上海“新高考”启幕,考生们在等待进入考场。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大 巢制图(新华社发)

5月15日,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在复习功课。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一门高考科目就这样过去了,恍若一场梦,希望不负努力。”5月7日,刚刚参加完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上海市高二学生小文,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根据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从2017年起,上海将采取“3+3”高考模式,即由语、数、外3门统考,加上学生自选的3门学业等级考组成最终高考成 绩。这就意味着,于5月7日正式开考的首门学业等级考科目地理,已经拉开上海“新高考”序幕。而小文和她的“战友”,也便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本报整理发现,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考试制度方面,取消文理分科、外语一年多考被普遍推行;招录制度方面,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遵循“两依据、一参考”录取原则,为名目花哨的加分政策瘦身等。

“3+3”模式取消文理分科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根据《意见》要求, 全国各地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涉及高中教学、高考科目、高招录取的全链条改革。目前,包括2014年就公布试点方案的浙江与上海,全国已有天津、北京、 青海、江苏、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等20个省市区已经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各地启动高考 综合改革的时间集中于2014年到2019年。

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考试模式,是本轮高考改革最显著的一大变化。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 主选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多地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3门。而 浙江还增加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科目。

文理不再分科对招录环节也产生了影响。多地规定,高校可根据培养要求,从等级考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得超过3门。考 生只需满足其中任何一门,即可视为“符合报考条件”。对选考科目有要求的高校,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没有科目要求的高校,考生报考将不受科目限制。

“改革会推动教育观念的进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对本报分析表示,“以往很多高中会形成自己的文理权重传统,而现在给予各门课程同等 的地位,将有助于回归根据知识本身来考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李立国打了个生动的比方:过去的高考可谓是搭配固定的文理“套餐”,如今则变成了多元化的 “自助餐”,这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

在全国率先开始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学生们已经体验到考试科目调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们要自己选3门等级考科目了。”2015年9月,入学上海奉贤中学不久的江雨馨,从班会上得知了高考改革新政策。由于上海是由此前的“3+1” 模式改为现在的“3+3”模式,江雨馨坦言,起初非常苦恼,很担心增加的科目会加重学业负担,并且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感到十分迷茫。

9个月过去后,即将面临选科的江雨馨不再纠结,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地理和生物会选择一门,这两科高二时就举行等级考,结束之后,高三的学习负担 便会减轻很多。”今年地理等级考试的参考人员情况,也印证了这一普遍的选科原因。数据显示,上海市共有33876名高二学生参加地理等级考试,占本届高二 学生总人数的63%。

“化学也是备选项。此外,政治和历史我会考虑二择其一。”江雨馨解释说,选择化学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高校报考范围。而根据职业性格测试,她比较适合法学,自己心仪的复旦大学法学系,对物理、政治、历史提出了专业录取要求。

从无所适从到科学规划,江雨馨将自己的进步归功于学校开设的人生导航课。据悉,性格测试、学力分析、经验分享讲座、高招录取要求讲解等组成了上海市奉贤中学人生导航课的基本内容。

“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就要做出选科决定,那时他们还很难对自身形成明确的认知。因此,能否提供满足需求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影响高考改革效果的重要 因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本报表示。据了解,为了适应“3+3”考试模式,包括上海奉贤中学、浙江温州中学在内的多所高中,已经开设了生 涯规划课程。

多措并举打破“一考定终身”

在《意见》中,打破“一考定终身”被确定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地制定的改革方案细则,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多种措施,包括完善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等。

方案显示,除了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之外,英语笔试和听力测试也被纳入一年两考范围,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统考科目中为何选 择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国英语考试比较成熟,题目设定、分值等级性已经经过国际检验,操 作起来更符合规范化要求。而这些特点,其他科目还不太具备。”

与“3+3”模式曾带来苦恼不同,外语一年两考让江雨馨倍感欣喜。“这会减少偶然性,尤其是听力。”江雨馨回忆说。

“突破‘唯分数论’也是本轮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李立国说,“从各地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据了 解,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将作为高校自主招生报考和初次遴选的重要依据,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还可事先对学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4月9日,上海奉贤中学高一学生石佳鑫一早来到学校,坐上了开往奉贤区和汇集团的大巴,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汇集团是一家摩托车头盔 制造企业,石佳鑫当天的任务是帮助员工清理待出厂头盔里的残余线头。“看着轻松简单,但一连几个小时坐着不动,一天下来原来这么累!”石佳鑫说。

从2017年起,上海市将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是上海市高中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方式之一。据石佳鑫介绍,学生需要累计完成40小时的实践活动,才能符合学校综合素质考评对该环节的基本要求。

“我才完成了8个小时,”石佳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不过认真参与了之后,收获真的很大。”虽然心疼孩子,但石妈妈很支持石佳鑫走出象牙塔的尝试。

在过去,综合素质评价往往被诟病为“水分很大”。而改革之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的启动,建立起了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 制。“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会有工作人员在平台进行实况记录并反馈。规范化和公开化的考核方式,使得随意打分的情况很难再出现。”上海市景秀高级中学副校 长唐汝祥向本报表示。

加分项目“瘦身”力促公平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也是本轮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一类是补偿性的,一类是鼓励性的。但在实施 过程中,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合 理设置加分分值。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三是加强考生加 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2014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共11项,其中鼓励类6项、扶持类5项,而地方性加分项目多达95项。2015年,包括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 秀学生等在内的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只保留了烈士子女和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5项全国性扶持类加分项目。根据教育 部要求,地方性加分项目到2018年要减少到35项,减幅63%。在各省业已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加分项目的削减和规范得到明显体现。专家分析认为,加 分细则的调整,极大压缩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空间,保留下来的加分项目主要着眼于弥补受教育条件带来的差别,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尽管竞赛成绩不会再带来高考加分的“实惠”,但石佳鑫观察到,身边很多同学还是报名参加了生物知识竞赛。“每次上课,他们都会踊跃发言,把握表达想法的机会。加分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参与竞赛挑战自己的热情。”石佳鑫说。

“竞赛最初的目的是兴趣引导,而不是高考加分的转化器。”李立国表示,从发展特长、提高潜能的立场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是在恢复拓展竞赛的本来面貌。 此外,取消鼓励类加分并不会造成人才的扁平化,“如果有突出的技能特长或专业爱好,高校招生在同等情况下会予以优先考虑,这也是凭借竞赛特长获得青睐的一 种方式。”

改革落地需克服多项挑战

“高考改革提出了更科学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方案,但具体实施起来,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会给高中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熊丙奇对本报分析认为。

为了应对学生多样化的课程组合,走班制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浙江省为例,“7选3”模式将会形成35种课程组合。“但学校很难有足够的资源将这些课程组合全都开设起来,”温州中学高二年级地理老师徐雪琰对此有些无奈。“因此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最终选课情况进行调整。既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又要符合学校的资源状况。”

据了解,目前温州中学高二年级的16个班,几乎都涉及到走班上课问题。学校通过科学排课,将学生的流动规模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但对于一些走班频繁的学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可能会下降,师生间的持久交流也无法保证。”徐雪琰表达了她的担忧。

“走班改革,就像办一所新学校一样。”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阮为说出了不少学校管理者的心声。走班制使原有的班级模式被拆开,将出现没有 班级教室只有学科教室的情况,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就要奔向另一个教室上另外一门课,怎样把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值得学校管理者深入思考。

李立国则关注“外语一年两考”可能带来的公平性问题。他分析说,城乡之间英语教学水平差距很大。城市学生英语基础好,可以提前完成英语考试,并将盈 余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但农村学生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一方面要准备考试,相较而言可能会面临更加不利的境况。“这是长久以来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隐 患,如何消减这些不利,还需要国家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尽管还面临种种挑战,但李立国依然认为,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倒逼基础教育和高校招录进一步改善。”李立国说。

链接:

高考改革大事记

1999年,

教育部推行高考“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试行;

2000年,

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

取消考生年龄限制;

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3年,

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分省命题;

2007年,

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3年,

《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2014年,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5年,

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瘦身”;

2016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