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垴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侧记
5月20日,涂家垴镇第四届蓝莓节开幕,近万名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氛围。
涂家垴镇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落后,曾是全市重点扶贫镇之一。2013年6月,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打造500平方公里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全区“一心两翼”战略先行区之一的“南翼”,涂家垴镇依托自身环境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产业开发,开启了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的“涂家垴镇模式”,成为全市示范中的示范。
环境改造
美丽乡村入画来
5月23日傍晚,记者走进涂家垴镇官田畈村蔡鼎湾,只见一座座灰顶白墙别墅式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前宽广的文化广场边,一片片规整的湘莲塘,透着喜人的绿意。
驻村第一书记白晓芬说,去年,蔡鼎湾以自筹加承包的方式,改造民居24栋,建了文化广场,修成一条1.65公里环村路和5个生态厕所。“如今,湾子又干净又漂亮,已经有不少游客来玩了。”在涂家垴镇,像蔡鼎湾这样的美丽村湾处处皆是。
2013年底,涂家垴镇在全区率先进行民居改造。
3年间,共改造10个村湾300户村民房屋,其中,去年一年就有132户。
“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保留村湾的原汁原味。”涂家垴镇党委书记范爱国介绍,该镇的村湾改造工程,均是在原有基础上统一规划,不搞大拆大建。同时,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文化。
在万秀村,一棵千年古桑树下,不少村民惬意地乘凉聊天,丝毫没在意约10米外一处污水处理池。池上方覆盖了花圃,十米见方、繁花盛开。村支书熊有茂说,这是纯生态污水处理设施。“这头污水进入,经过设备处理和植物过滤吸收,排放水质达到1级A。”目前,涂家垴镇投入5500万元,采取ppp模式对集镇和117个村湾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500吨,可满足村民生活需要。
“生活垃圾早就实现了全外运。”一名负责环卫的镇干部介绍,该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垃圾换糖”,对于村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户分类、组集中、镇处理。
“吃完饭,一家人在村里散散步,有一种人在画中走的感觉。”官田村新屋纪湾村民纪亚琴说,湾子越来越美,今年春节,她将自家改造后的新房相片晒到朋友圈,引来了一大堆赞誉和羡慕。
产业增收
乡村种出“摇钱果”
增收是村民最实际的愿望。
5月20日天一亮,官田村蔡鼎湾的蔡清水就骑车将自家产的50公斤蜂蜜和蜂花粉运到了徐连村碧绿蓝莓园外。上午8点,妻子张彩秀又送来200只鸡蛋。
“今天是涂家垴镇蓝莓节,游客多,土特产肯定有人买。”蔡清水说,往年,周边村民也经常带上土产品来摆摊,感觉今年人更多了。
徐连村碧绿蓝莓园的老板叫张利民,2013年底,流转了徐连村500亩土地种植有机蓝莓。
蓝莓节当日,记者看到,园区上空被一层层蓝色纱网覆盖。张利民介绍,纱网是用来防虫的,从不给蓝莓喷洒杀虫剂。连肥料都是用的刨花、锯末,和少许动物粪便。
涂家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涂家垴镇将薯粉厂、制砖厂等8个存在污染的小企业全部关停,全力发展生态产业。目前,包括徐连碧绿蓝莓园在内,全镇在张远村、徐连村、河头村种植蓝莓面积达7000亩,预计今年还将扩大种植面积。
几经发展,昔日穷村,一跃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除了供采摘,还形成了专门的蓝莓酒、果汁、果酱等生产链,对蓝莓进行深加工,销往外地。”徐连村碧绿蓝莓园园主张利民称,去年,园区就售出3万瓶果汁、3000瓶果酒。
“几个蓝莓园里,打工的村民不下百人,年老体弱的居多。”61岁的王致富在徐连村碧绿蓝莓园打工一年,工资是60元/天。他说,年纪大了,能像现在这样,门口挣钱,住家里,感到很满意。
而在张远村白龙蓝莓园,村民更是成为股东,坐享企业分红。聘用的老年村民中,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不在少数。
今年,涂家垴镇又建立了百余亩的花卉基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一村一品
本土旅游“乡”味浓
熊易村熊万隆湾,一家复古风格的新房院内,50岁的熊万金和妻子正忙着清理杂物。
“这里不仅住过张裕钊的第五代后人,也是历史名人熊桴的故里。”提起张裕钊和熊桴,熊万金激动起来。
去年,涂家垴镇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提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旅游新战略,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
“祖屋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熊万金说,祖屋加上前庭后院一共500平方米,打算将一楼做展厅,挂上“熊桴故里”和“张裕钊文化园”两块招牌;二楼建成茶听,方便学者、游客交流。
和熊万隆湾一样,细屋熊湾也有着深远背景———古南窑群遗址。另外,万秀村的桑葚、细屋熊湾的石榴、张远村的向日葵、徐连村的蓝莓、官田村的桃林……一个个特色产品也都盛名在外。
“光有特色不够,还得把人吸引来,留得住。”涂家垴镇副书记王刚介绍,涂家垴镇结合本地实际,接连创办了3届山地自行车赛事,4届蓝莓旅游节,吸引游客数万人(次)。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农家乐24家。
“正在筹划举办美食节、书法节等。”王刚说,要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把涂家垴镇菜、涂家垴镇味道、涂家垴镇文化,甚至是涂家垴镇话,都推广出去,打响旅游产业“涂字号”。
涂家垴镇只是梁子湖区生态农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梁子湖区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旅游的发展,去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220户贫困群众依托旅游经济脱贫。
记者手记:
涂家垴镇是全市最为偏远的农村,贫困村多。发展不足是涂家垴镇最大的实际,增加收入是村民最大的愿望。
如何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涂家垴镇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自身模式,绘就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发展“新样本”:通过“生态经济化、农民工人化、就地城镇化”的路径,让村庄因环境而美,让村民因生态而富,化解了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在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徐连蓝莓基地里,一群留守老人脸上的笑容,在这个笑容里,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美丽乡村,不仅是山美、水美、景美,也让人们的生活更“美”,相信涂家垴镇的生态保护会越来越好,涂家垴镇的美丽乡村之路也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记者期待能再走进这里,感受新的风景、新的改变、新的生活。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通讯员孟靖 责任编辑柯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