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名新型职业农民是如何诞生的?  

05-02 07:03   云上鄂州  

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燕矶镇池湖村的市新都农业生态园的温室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黑葡萄黄绿色的花与绿叶相映成趣,以色列番茄挂满枝头,西兰花绽放朵朵绿色的花……

 “一株七芽、两枝分叉,树皮不留一米下……”在黑葡萄大棚中,技术员小王口中默念种植黑葡萄的秘诀:“书面文字难以理解,换成顺口溜一次就记住了,师傅的方法真管用。” 小王口中的师傅就是我市新型职业农民之一的李复生。按照李复生总结的“五法治田”,园区的黑葡萄种植方面连年增产,去年一株产量平均在12-13斤间,每亩种植500株,算下来亩产突破了6000斤。

“像李复生一样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已有443人,他们都是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种类型。”随行的市农委副主任文明说。

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基础,谁来种地?如何科学种地?选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

新型职业农民诞生记

3年来,市农委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建立了“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学历教育”、“课堂培训+生产实践+观摩学习+跟踪服务”、“学校+基地”等培育模式;

在培训机构确定上,以农广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单位为主择优确定培训机构;

在培育对象遴选上,采取村委会提名、乡镇初选、农委审定的自下而上逐级选拔方式和相关业务单位推荐、培训机构确定的联合选拔方式,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确定为培育对象。并定期举办培训班,以专业合作社、村党员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和载体,组织授课人员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教材,变照本宣科为农民点题、老师答问指导相结合的订单式培训。

在科技培训前,预先组织人员走访村干部和群众,收集培训意见和建议,确保有的放矢,还应农民要求,将培训课堂转移到地头田间,实地培训、现场指导;强化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投入人力物力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带头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我市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全市已认定443名新型职业农民

通过集中培训、实践操作、参观考察、跟踪服务、技术指导等一系列培育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87名,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443名,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5人、生产经营型528人、专业技能型226人、专业服务型118人。今年还将计划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6班次,计划培训305人。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学文  见习记者周奥  责任编辑李钰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