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绿,永不褪色】之二:王战军——贴心服务村民

04-18 08:49  

 

  脱下军装退伍那天,副连长的一句话一直记在王战军心里,“干什么事,只要有始有终,一定能成功。”

王战军是临江乡临江村民兵连长,分管村里的民兵、农业、工青妇工作。

1996年,王战军应征入伍,到新疆当了一名装甲兵。1998年,长江流域遇百年洪涝灾害。此时,王战军部队所在地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也同样出现洪水,一农户的百亩瓜地被洪水浸泡。

接到农户求助,部队派出一个连的官兵前往救灾。“那么多的瓜泡在水里,看着就心痛。我们用轮胎扎成木筏,冲到水里,抢一点算一点,一共抢回了约10万元的甜瓜。”王战军说,“我块头大,就不停地捞瓜。因表现突出,还得了个‘优秀士兵’的荣誉。”

 

高中毕业,有文化,肯学肯钻。王战军成为连党支部的培养对象,指导员问他的入党意愿,王战军还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在南疆的一次装备维护过程中,王战军和另一名战士竟将一辆停了多年的装甲车盘活了。这次,王战军不仅再次获得表彰,还有转为士官的机会。可是,王战军选择了复员退伍。

原来,王战军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不好,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两位弟弟上学,家里需要挺梁柱。“退伍那天,我把自己所有的军装都带了回来,给弟弟们穿。”王战军说。

在亲戚的帮助下,王战军很快就在华新水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为了多挣点钱,他几乎是天天加班,一个月做了50多个班,且专拣那些能挣钱的重活累活干。

“卸车皮,一节车皮50吨,两个人一晚上卸完,每人45元。”他说,“那时一个白天才7元,这种活儿一晚上抵得上一个星期。累点,值得。”

就这样,王战军每月有500元的工资,300元交给母亲,供母亲买药、弟弟们读书,他自己留下200元生活费。

在家里,王战军是兄长,是大树。在外面,他没有忘记是自己党员、是退伍军人,“这身份在外人眼里真的不一样,那是信任,是放心。”他说。

2013年,王战军自己买了辆机动三轮车在飞鹅建材市场搞运输,生意总比其他人要好。同行中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那些店老板有事总喜欢找王战军拉货送货。“我心里明白得很,我跟他们说,自己是党员、当过兵,他们的态度马上大变,而且很热情。我呢,为人做事必须对得起曾经穿过的绿军装。有时候,宁可自己吃亏。”王战军说。

在湾里,王战军同样是个热心人,被乡邻推举为小组理事会成员。春季雨水多,湾里修水沟,王战军主动做义务工;大热天,偶遇湾里一位老人中暑,他立刻开上自己的车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夫妻吵架,他常被乡邻请去当调停人;结对帮助困难户,他尽己所能送衣送暖;抗洪救灾,他带领民兵奋战一线。

2014年村“两委”换届,王战军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委员。现在,王战军家的日子也不很殷实,“村里每年有两万多钱的工资,妻子在服装厂打工,她手艺不错,工资比我高,两个孩子在上学。”

清淡的日子里,王战军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所在。他说,幸福,来自群众的信任。

王战军感言:

钱是个好东西,但我觉得自己能为别人服务,是件更好的事。村里的工资不多,但我自信自己精神上富有。能为乡亲们服务,我觉得心里好受、踏实,也对得住部队对自己的教育。为村民多跑腿,做他们的贴心人,会在村里一直干下去,不当“逃兵”。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洪江  责任编辑李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