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困惑:“被征地农民市民化”的梧桐湖实践(上)

02-24 07:35   云上鄂州  

梧桐湖新区,东接百里长港,南邻梁子湖,西连武汉光谷,北接红莲湖旅游度假区,涵盖梁子湖区4个村,地处“武、鄂、黄、黄”城市发展带的中心位置。2009年之前,这里在地图上只是标有大垅、六十、月山、鲊洲等村名的穷乡僻壤。

2009年4月8日,市政府与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梧桐湖新区,平凡的濒湖四村一跃成为沿湖城镇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湖北“绿色示范区”和“生态、健康、科学”新城。

一座新城的崛起,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难题:4100多户15000多名村民的土地被征用、房屋要拆迁,农民的农耕生活即将彻底被改变。

建设资金,怎样筹集

梧桐湖新区规划总用地约4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约32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约30万人。

据核算,新社区建设,土地整理,市政道路和水、电、气、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计划投资额就超百亿元。其中,计划土地整理储备6万余亩投资额达75亿元,是前期建设投资的大头。

“地怎么征、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作为经济基础,最终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加快推进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政府财力是有限的。”市委副秘书长、市改革办主任范玉姣指出,“财政资金需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城镇化。”

传统的城镇建设方式亟待被突破,需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促进城乡资源、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

长远生计,怎样保障

“房子拆了,我们住哪?土地没了,怎么生活?”8年前,原梁子湖区东沟镇大垅村,那时张周根和乡亲们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

“大垅一直是个穷地方,好女不嫁大垅郎!”家徒四壁的张周根笑说自己直到32岁才娶媳妇,一家5人挤在3间土坯房里,3亩地的平均月收入不过二三百元。

“党的政策肯定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农民!”“可这点家当被‘买断’后会不会坐吃山空?”“人过四十天过午,一没学历二没技能,打工只能干体力活,年纪大了做不动么办?”  

被征地农民喜忧参半,张周根的担心说出了一众乡亲对新区开发的态度:希望开发,期待发展,又担心没了土地,长远生计如何保障?年老以后养老如何解决?

“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舍不得走啊!”年过花甲的胡长春是大垅村东边湾村民,对这片故土感情深厚,眼见梧桐湖新区一天一个样,原本在村养殖基地做事的他,琢磨着一家老小以后能不能也到新区工作。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失去了土地就如同失去了家园。”梁子湖区委副书记窦小华深切体会到农民心中的忧虑,“除去征地赔偿、安居、就业、落户这些基本问题,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农民的既得利益也不能损害,让农民享受到城乡双重福利,才能形成‘人民支持发展、发展为了人民’的良性循环!”

城乡差异,怎样融合

“孩子们以后去哪上学?”“社区医院看病会不会比村医务室贵?”“田地不种了,以后上哪买米买菜?”“农保的养老金不够用怎么办?”……闲暇时,村民经常聚在一块聊聊今后的生活。

“我们村楚剧团以后上哪排练?”生活问题以外,老党员尹家福的惦记还多一个。

“除去事关生计的大担忧,农民生活习俗上的小顾虑也不少。”梧桐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詹华胜都记录在案。

“农民从自己熟悉的乡土文化到新区文化的转变中,其固有的乡土文明面临一系列困惑、挑战、调整与适应。”范玉姣介绍,通过多地调研,完成市民化的农民往往在生活、习俗、文化上还存在许多不适。

城镇化到底是表现上城镇规模扩张的“化”地,还是“农民”彻底转变为“市民”的“化”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城镇化的本质是要实现农村人口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变。

然而,农民转身易,蜕变难。狂飙突进的城镇化如何“化”农民为市民,有没有规律、能不能少走弯路,市民化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

承载着张周根的困惑、胡长春的期待、尹家福的担心,全市上下、梧桐湖新区开发的建设者和改革者们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全媒体记者 曹彦 编辑陈振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