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立场 打好主场 强大气场 ——鄂州中专“驻班党员+”党建品牌建设侧记

01-09 16:41  

近年来,鄂州中专党总支探索运用党建融合新模式,精心打造“驻班党员+”党建品牌,通过党员进驻班级,抢占思想高地,深入推进党建与学校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发挥驻班党员在班级管理、“双带”示范、师生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蓬勃发展。

驻班党员+班级管理

“老师就像家人一样,时时给我温暖和安慰,又像指路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说起自己的党员导师、班主任朱捷,2024年高考以462分的总成绩被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录取的残疾青年张逸轩心里暖暖的。

为方便张逸轩上课,朱捷协调将班级教室调到教学楼一楼,安排他的室友关照其饮食起居,还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成人成才。

每年新生入学,鄂州中专党总支都会启动党员导师与学生结对帮扶活动。他们或走进学生宿舍,或与学生漫步校园,或在微信群里与学生畅聊,在学生迷茫时送去指引,在学生情绪低落时送去鼓励,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主动辅导功课,以真诚的举动关心支持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学校的爱护和温暖。

通过开展“驻班党员+”党建品牌建设活动,鄂州中专每个教学班至少配备一名党员教师,实现把支部建在教学、实习实训一线,构筑“党员+名师+阵地”的教育实践体系,着力铸牢党领导中职教育的坚强阵地。

锚定“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育人目标,驻班党员主动对接班主任、各科任课老师、宿管人员,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月汇总一次班级综合情况,协同各方力量,全方位解决同学们学习、生活难题。结合学生特点,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公共服务、贫困资助、后进生思想转化等工作,全面满足中职生求学和升学需求,实现班级有效管理。

抓住思政教育、人才培养两个关键核心,驻班党员积极创建“大思政课”建设新模式,通过邀请大国工匠、老党员、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宣讲,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引导学生自觉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驻班党员+“双带”示范

课堂教学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党员是学校管理的关键,为实现两个关键相结合,鄂州中专全面实施“专”“带”“培”三项工程,提升课堂教育质量。

“专”,即将支部建在专业上,建立“理论+业务”双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融入学科专业等业务研讨中,不断丰富党员集体学习的内涵,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无缝对接;“带”,即实施青蓝工程,党员教师骨干对接年轻教师,言传身教,加速年轻教师成长,为课堂教育质量护航;“培”,即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努力将党员培养成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时代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培养成思想进步、作风扎实、业务精湛的党员教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专党员力量。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党员和非党员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等赛事,并先后承办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和班主任能力大赛等赛事,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发挥技能优势、创新优势,成长成才、升学就业、立足社会。2024年,该校教师获得省市表彰20余人次,多名学生在省、市赛事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学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驻班党员+项目建设

在“驻班党员+”党建品牌的驱动下,鄂州中专各支部积极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推进品牌专业群、专业群研究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时,全面推动“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2024年,鄂州中专携手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召开“驻班党员+”工作推进会暨学校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并举行“中国学校治理现代化指数调研基地”授牌仪式。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鄂州中专以“驻班党员+”为抓手,以学校治理现代化为路径,推进党建与育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通过践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目标,有力推动中国学校治理现代化指数调研项目建设成果孵化。

在中国学校治理现代化指数调研项目支持下,该校正全面探索由“驻班党员+”小党建拓展到学校治理大党建,将班级管理小育人拓展到“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大育人,促进育人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引领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全面提升学校发展水平。

驻班党员+专业成长

近年来,鄂州中专以创建“双优”为契机,以“驻班党员+”为抓手,强化办学特色,坚持德能双修、升学就业并重的办学思路,以高品质就业和高质量升学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积极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能工巧匠。

学校先后与鄂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京剧艺术、舞蹈表演专业,与湖北增上三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办3D打印专业,与中鑫创投(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智能机器人专业,与湖北扬子重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机械加工专业,与湖北非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计算机专业,与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电子技术专业,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强强联合开办“3+2”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面向市场和社会培养紧缺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接重大产业区域布局,在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主动作为,面向市场优化专业布局,制定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推进传统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截至目前,学校已建设省级品牌专业4个(计算机网络、数控技术应用、幼儿保育、3D打印)、示范性专业2个(机械加工、幼儿保育)、规范化专业4个(3D打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流、汽车运用与维修),初步形成优质专业引领、骨干专业支撑、短线专业补充的专业内涵式发展模式。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拓展‘驻班党员+’内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德能双修,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鄂州中专党总支书记张刚民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全媒体记者郭爱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