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妍:500多位老人心中的“好闺女”

12-11 09:09  

日常巡查、信息收集、宣传走访、志愿服务、矛盾调解……每天,蒲团乡横山村网格员赵丽妍都进湾入户,穿梭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网格,用服务温暖村民。

从听不懂方言的外来媳妇,到说着“鄂普”帮老人们买药、办证的暖心“闺女”,赵丽妍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4年,收获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法规

入户走访,宣传政策法规

为全面掌握网格基本情况,赵丽妍利用午间、傍晚等农闲时间,走进村民家中核查信息,收集社情民意,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大家的需求,并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赵丽妍是河北人,嫁到鄂州多年,但不会说本地方言。刚开始担任网格员时,村民们对她总是不理不睬,赵丽妍也不恼,始终面带微笑。为了尽快开展工作,赵丽妍积极向别人请教学说鄂州方言,渐渐掌握“鄂普”的要领,也成了村民们主动打招呼的“小赵”、老人们信赖的“好闺女”。

赵丽妍经常主动上门宣传惠民政策,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医保、民政救助、反邪教、扫黑除恶、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村里开展的各种宣传活动,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对政策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赵丽妍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每一位村民。在服务过程中,她也收获了越来越多村民满意的笑容。

走进老人家中嘘寒问暖

真情奉献,帮扶弱势群体

赵丽妍负责的横山村,60岁以上老人有545位,对待老人们,她总是格外耐心、细心。

2023年的一天,赵丽妍在网格进行日常巡查时,看到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在横山头独行,行为举止有些异常。她上前打招呼,发现老人目光呆滞,交谈时只能简单地回应“嗯嗯、啊啊”。担心老人出事,赵丽妍一直陪在老人身边,并将情况上报村委会,请村干部帮忙寻找老人家属。

村干部在各个湾组寻访时,发现龚家湾有一位婆婆正在找人,经了解得知,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伴走失了,体貌特征与赵丽妍遇到的老人相符。村干部将婆婆带到横山头,由于两位老人腿脚不利索,赵丽妍连忙赶到龚家湾,找到老人的儿子,将两位老人接回家。

为了使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好、更及时的帮助,赵丽妍对他们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进行详细登记,定期通过电话了解身体情况、生活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并经常上门嘘寒问暖,陪老人们聊天,叮嘱他们注意用气、用火、用电安全。

耐心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秉承“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的原则,赵丽妍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实际行动解民忧、促和谐。

一次,村民周某与快递员李某发生矛盾引发肢体冲突,导致李某受伤住院。民警进行调解时,李某的婆婆情绪异常激动,赵丽妍得知后,立即赶到派出所安抚老人,经询问得知,因家中无力支付李某的医疗费用,老人希望周某尽快支付医药费。赵丽妍当即通知周某的家属到现场协商,情、理、法并用,促使周某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意支付李某医药费及营养费,一起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调解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渐渐地,“有事找小赵”成了村民们的共识。一次次释疑解惑、一次次情绪疏导、一次次握手言和,在赵丽妍的努力下,村民们相处和睦、融洽。

给学生上安全课

助人为乐,热情服务群众

“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是赵丽妍的真实写照,助人为乐更是她的日常习惯。

赵丽妍的手机总是24小时待机,随时准备为村民服务。村民家的下水道不畅通,她帮忙联系专业人员上门维修;留守儿童生病,她急忙送医;老人看病、买药,她耐心送诊……每当村民们遇到难处向她求助时,赵丽妍都热情回应,尽己所能帮忙解决。

多年来,赵丽妍始终以“第一时间发现村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村民诉求”为工作目标,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用热心、真心、诚心温暖了小乡村。

全媒体记者  郭爱兵

相关阅读